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 关于天使投资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关于企业孵化器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三) 关于天使投资和孵化器合作的发展研究 | 第12-13页 |
(四)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天使投资与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15-26页 |
一、天使投资存在市场失灵 | 第15-16页 |
(一) 信息不对称对于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影响 | 第15-16页 |
(二) 公共产品搭便车对于初创企业的影响 | 第16页 |
二、企业孵化器管理存在政府失灵 | 第16-17页 |
(一) 企业孵化器的低效率运行 | 第16-17页 |
(二) 企业孵化器内部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 第17页 |
(三) 企业孵化器内部的寻租行为导致孵化器效率降低 | 第17页 |
三、天使投资和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一) 天使投资和企业孵化器优势互补分析 | 第17-22页 |
(二)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机理分析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我国天使投资与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40页 |
一、天使投资的简介及其国内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二、企业孵化器的简介及其国内发展现状 | 第28-35页 |
三、我国天使投资和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的现状 | 第35-38页 |
(一) 孵化器和天使投资相互合作的融合模式 | 第36-37页 |
(二) 企业孵化器担任天使投资人的运营模式 | 第37-38页 |
四、天使投资和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0页 |
(一) 缺少天使投资和企业孵化器融合的政策体系 | 第38页 |
(二) 企业孵化器缺少融合的启动资金 | 第38页 |
(三) 孵化器的盈利水平低,无法吸引人才 | 第38-39页 |
(四) 资本体系发展不完善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天使投资与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40-48页 |
一、清华科技园简介及发展现状 | 第40-41页 |
(一) 清华科技园的简介 | 第40页 |
(二) 清华科技园的发展现状 | 第40-41页 |
二、启迪创投的概况 | 第41-42页 |
三、启迪创投和清华科技园融合发展分析 | 第42-45页 |
(一) 启迪金融和清华创业园融合后与初创企业的关系 | 第42-44页 |
(二) 启迪金融和清华创业园融合后与政府联系 | 第44-45页 |
(三) 启迪金融和清华科技园融合后与高校的联系 | 第45页 |
(四) 启迪金融和清华科技园融合后与产业的联系 | 第45页 |
四、清华科技园与启迪创投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 | 第45-48页 |
(一) 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的4要素 | 第45-46页 |
(二) 打造政、产、学、研、金结合的一体化服务 | 第46页 |
(三) 为突出的初创企业打造个性化的服务 | 第46页 |
(四) 结合天使投资来促进园区内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促进天使投资和企业孵化器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一、政府层面应该怎么做 | 第48-50页 |
(一) 完善孵化器和天使投资结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 | 第48-49页 |
(二) 发挥孵化器行业协会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49-50页 |
二、高校层面应该怎么做 | 第50-51页 |
(一) 为天使投资和孵化器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 第50-51页 |
(二)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第51页 |
(三) 在校园开展创业培训,加强创业者专业素养 | 第51页 |
三、产业层面应该怎么做 | 第51-53页 |
(一) 产业群加强与企业孵化器的合作 | 第51-52页 |
(二) 产业群加强与天使投资人的合作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