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姿态和表情不变的三维人脸识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次第7-10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课题提出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三维人脸数据获取第12-13页
        1.3.2 三维人脸识别方法简述第13-15页
        1.3.3 三维人脸识别中的难点第15-16页
    1.4 基于局部特征的三维入脸识别方法第16-22页
        1.4.1 标记点检测的主要方法第16-19页
        1.4.2 三维人脸校准方法第19-21页
        1.4.3 特征提取及分类第21-22页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2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各章内容安排第22-24页
2 基于鼻尖点的三维人脸校准方法第24-50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三维人脸预处理第24-30页
        2.2.1 三维人脸分割第25-28页
        2.2.2 三维人脸其他预处理第28-30页
    2.3 基于平均鼻子模型的鼻尖点检测及人脸粗校准方法第30-39页
        2.3.1 鼻尖点的刚性说明第32-33页
        2.3.2 构建平均鼻子模型第33-35页
        2.3.3 鼻尖点检测第35-39页
        2.3.4 三维人脸粗校准第39页
    2.4 基于深度图的主动外观模型的三维人脸校准方法第39-49页
        2.4.1 主动外观模型的构造第40-42页
        2.4.2 主成份分析PCA第42-43页
        2.4.3 分段仿射变换第43-45页
        2.4.4 主动外观模型的校准方法第45-48页
        2.4.5 基于深度图的主动外观模型AAM第48-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3 基于局部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第50-65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特征提取方法第50-57页
        3.2.1 基于深度图的直接特征提取方法第50-53页
        3.2.2 基于LBP算子的特征提取方法第53-57页
    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分类方法第57-63页
        3.3.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第57-63页
        3.3.2 基于Libsvm的人脸识别第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65-78页
    4.1 BOSPHORUS数据库介绍第65页
    4.2 鼻尖点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5-70页
        4.2.1 鼻尖点检测效果分析第66-67页
        4.2.2 与其他方法对比第67-69页
        4.2.3 鼻尖点检测效果示例第69页
        4.2.4 时间复杂度第69-70页
    4.3 三维入脸校准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4页
    4.4 三维人脸识别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77页
        4.4.1 特征提取方法的性能比较实验第74-75页
        4.4.2 各种姿态变化的数据集实验第75-76页
        4.4.3 时间复杂度第76-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78-79页
    5.2 后续研究方向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脉图像增强及其DSP系统实现
下一篇:窃听信道下基于极化码的安全编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