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

飞秒激光场中分子消除反应和氢转移过程的研究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7页
    1.1 分子与飞秒强光场的相互作用第13-25页
        1.1.1 飞秒强光场中分子的电离第13-19页
        1.1.2 飞秒强光场中分子的解离第19-25页
    1.2 分子消除反应简介第25-28页
    1.3 氢转移过程简介第28-29页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以及主要工作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7页
第二章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离子成像技术简述第37-53页
    2.1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第37-40页
    2.2 离子成像技术发展第40页
    2.3 二维离子成像技术第40-44页
        2.3.1 二维离子成像技术原理第40-42页
        2.3.2 “单栅网式”离子成像装置第42-43页
        2.3.3 “离子透镜式”离子成像装置第43-44页
    2.4 三维离子成像技术第44-49页
    2.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三章 三维直流切片离子成像装置第53-62页
    3.1 超强飞秒激光系统第53页
    3.2 实验装置概述第53-57页
    3.3 实验获得数据处理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第四章 1,2-二溴乙烷分子通过解离电离过程产生溴分子Br_2的协同消除反应研究第62-77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质谱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63-65页
    4.3 切片成像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65-69页
        4.3.1 1,2-二溴乙烷分子的库仑爆炸第67-68页
        4.3.2 1,2-二溴乙烷分子的多光子解离第68-69页
    4.4 从头算法对Br_2消除通道的模拟第69-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五章 1,2-二溴乙烷分子通过库仑爆炸过程产生溴分子离子Br_2~+的协同消除反应研究第77-93页
    5.1 引言第77-79页
    5.2 质谱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79-80页
    5.3 切片成像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80-83页
    5.4 从头算法对Br_2~+离子消除通道的模拟第83-85页
    5.5 Br_2~+离子消除通道的相对产率第85-88页
    5.6 本章小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六章 飞秒强光场下环己烷分子发生氢转移的研究第93-110页
    6.1 引言第93-94页
    6.2 质谱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94-96页
    6.3 切片成像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96-101页
        6.3.1 环己烷分子的库仑爆炸第98-100页
        6.3.2 环己烷分子的多光子解离第100-101页
    6.4 环己烷分子氢转移机制第101-102页
    6.5 发生氢转移过程离子CH_3~+、C_2H_5~+和C_3H_7~+的相对产率第102-103页
    6.6 C_6H_(12)~(2+)生成C_2H_4~+和C_4H_8~+过程中的氢转移第103-105页
    6.7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劳资关系的动态发展及其演变研究(1992至今)--以上海两国有企业为例
下一篇:蛋白质力场中的主链二面角参数以及极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