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1.3 贡献与不足 | 第9-10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2.1 国内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研究 | 第10-11页 |
| 2.2 国外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研究 | 第11-13页 |
| 第3章 跨国公司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的基本理论 | 第13-22页 |
| 3.1 转让定价的界定 | 第13页 |
| 3.2 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 3.3 跨国公司在我国利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的常见手法 | 第18-19页 |
| 3.4 跨国公司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的相关后果 | 第19-22页 |
| 第4章 跨国公司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的案例研究 | 第22-36页 |
| 4.1 TY 电气集团概况 | 第22-25页 |
| 4.2 TY 电气集团关联方的局部情况 | 第25-26页 |
| 4.2.1 TY 电气所有的工业集团在全球各地区局部的关联方情况 | 第25-26页 |
| 4.2.2 TY 电气集团在我国局部的关联方情况 | 第26页 |
| 4.3 TY 电气集团在我国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情况 | 第26-29页 |
| 4.3.1 TY 电气石油与天然气集团在我国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情况 | 第27-28页 |
| 4.3.2 TY 电气航空集团在我国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的情况 | 第28-29页 |
| 4.4 TY 集团无形资产关联交易转让定价的风险 | 第29-36页 |
| 4.4.1 税务风险的识别 | 第29-32页 |
| 4.4.2 转让定价风险的进一步评估 | 第32-36页 |
| 第5章 调整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6-40页 |
| 5.1 转让定价的主要原则辨析 | 第36-37页 |
| 5.2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规则的国际比较 | 第37-40页 |
| 第6章 当前我国政府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调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0-45页 |
| 6.1 相关法规不完善 | 第40-41页 |
| 6.2 无形资产价值难以科学和精确的计量 | 第41-42页 |
| 6.3 我国成本分摊协议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 6.4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不顺畅 | 第44页 |
| 6.5 相对缺乏高水平的国际税收专业人员 | 第44-45页 |
| 第7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涉税调整制度的若干构想 | 第45-56页 |
| 7.1 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涉税调整的法规 | 第45-47页 |
| 7.2 拓展从捆绑交易中分离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 | 第47-48页 |
| 7.3 尝试用实物期权法科学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 | 第48-52页 |
| 7.4 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摊协议制度 | 第52-55页 |
| 7.5 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协作 | 第55页 |
| 7.6 进一步完善征收管理 | 第55-56页 |
| 进一步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