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引言 | 第20-2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20-22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22-24页 |
三、论证范围 | 第24-2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一章 盐业契约概论 | 第29-57页 |
第一节 盐业契约历史地位 | 第29-34页 |
一、传统契约演变历程 | 第29-32页 |
二、盐业契约所处阶段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盐业契约概念 | 第34-41页 |
一、盐业契约的本质 | 第34-37页 |
二、盐业契约的内容和外延 | 第37-38页 |
三、盐业契约的构成要素 | 第38-40页 |
四、盐业契约的类别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盐业契约性质 | 第41-49页 |
一、猜想一:盐业契约是否是古典契约理论的镜像? | 第41-43页 |
二、猜想二:盐业契约是否是新古典契约理论的镜像? | 第43-46页 |
三、猜想三:盐业契约是否是现代关系契约理论的镜像? | 第46-49页 |
第四节 盐业契约特征 | 第49-56页 |
一、不完全性 | 第49-51页 |
二、超自然经济性 | 第51-53页 |
三、弱身份等级性 | 第53-54页 |
四、先进性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二章 盐业买卖契约 | 第57-75页 |
第一节 盐业买卖契约特征分析 | 第57-62页 |
一、缔约主体不乏女性 | 第57-58页 |
二、缔约主体可为“堂” | 第58-60页 |
三、标的物以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结合为特色 | 第60-62页 |
第二节 盐业买卖契约性质辨析 | 第62-69页 |
一、东西方买卖契约早期形态 | 第62-64页 |
二、盐业买卖契约性质假设一:买卖合同性质 | 第64-65页 |
三、盐业买卖契约性质假设二:典当合同性质 | 第65-67页 |
四、推论 | 第67-69页 |
第三节 盐业预卖契约性质分析 | 第69-74页 |
一、从标的物类型分析 | 第69-71页 |
二、从所有权是否拥有及行使程度分析 | 第71-72页 |
三、推论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盐业租佃契约 | 第75-101页 |
第一节 盐业租佃契约分类 | 第75-85页 |
一、盐业转佃契约 | 第75-80页 |
二、盐业预佃契约 | 第80-84页 |
三、盐业续佃契约 | 第84-85页 |
第二节 盐业租佃契约内容 | 第85-97页 |
一、盐业出佃契约之内容 | 第85-87页 |
二、盐业转佃契约之内容 | 第87-89页 |
三、盐业预佃契约之内容 | 第89-90页 |
四、盐业续佃契约之内容 | 第90-92页 |
五、特殊盐业租佃契约之内容 | 第92-97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论 | 第97-100页 |
一、盐业租佃契约与现代租赁合同相契合之处 | 第97-98页 |
二、盐业租佃契约与现代租赁合同相异之处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四章 盐业借贷契约 | 第101-112页 |
第一节 盐业借贷契约概览 | 第101-103页 |
一、盐业借贷契约的定义 | 第101-102页 |
二、盐业借贷契约的特色 | 第102页 |
三、盐业借贷契约的分类 | 第102-103页 |
第二节 盐业借贷契约内容分析 | 第103-108页 |
一、混合担保之盐业借款契约 | 第103-104页 |
二、不动产抵押担保之盐业借款契约 | 第104-106页 |
三、典当担保之盐业借款契约 | 第106-107页 |
四、盐业借用物品契约 | 第107-108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论 | 第108-110页 |
一、保护贷款人利益力度的强弱 | 第109-110页 |
二、保护借款人利益力度的强弱 | 第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五章 盐井开凿契约 | 第112-128页 |
第一节 盐井开凿契约内容分析 | 第112-118页 |
一、嘉庆十二年万丰井开凿约 | 第112-114页 |
二、民国八年三江井开凿约 | 第114-116页 |
三、民国三十一年恒通井开凿约 | 第116-117页 |
四、民国十一年正雄井开凿约 | 第117-118页 |
第二节 盐井开凿契约模式分析 | 第118-122页 |
一、年限井开凿契约的运作模式 | 第119-120页 |
二、年限井开凿契约的模式特点 | 第120页 |
三、盐井开凿模式的发展:年限井向子孙井的过渡 | 第120-122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论 | 第122-126页 |
一、年限井开凿契约与现代BOT模式相同之处 | 第122-123页 |
二、年限井开凿契约与现代BOT模式相异之处 | 第123-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六章 上中下节契约 | 第128-147页 |
第一节 盐井日份一般理论 | 第128-132页 |
一、日份的性质 | 第129-130页 |
二、日份持有人的出资义务 | 第130-131页 |
三、日份转让的方式 | 第131-132页 |
第二节 上中下节契约内容评析 | 第132-141页 |
一、上下节契约 | 第133-137页 |
二、上中下节契约 | 第137-141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论 | 第141-146页 |
一、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评析 | 第141-143页 |
二、处分行为性质评析 | 第143-145页 |
三、产权的模糊与分散评析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七章 承首人契约 | 第147-162页 |
第一节 承首人契约特点 | 第147-151页 |
一、法律关系的双重性 | 第147-148页 |
二、身份转换的灵活性 | 第148-150页 |
三、自身发展的成熟性 | 第150-151页 |
第二节 承首人权利义务之演变 | 第151-157页 |
一、承首人基本权利义务 | 第151-154页 |
二、承首人向经手人的过渡 | 第154-157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论 | 第157-161页 |
一、承首人契约内部关系评述 | 第157-160页 |
二、承首人制度与现代民法相关制度比较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第八章 盐业合伙契约 | 第162-194页 |
第一节 盐业合伙 | 第162-171页 |
一、盐业合伙的产生 | 第162-164页 |
二、盐业合伙的特征 | 第164-168页 |
三、盐业合伙的性质 | 第168-171页 |
第二节 盐业合伙契约 | 第171-187页 |
一、凿井类合伙契约 | 第171-174页 |
二、经营类合伙契约 | 第174-181页 |
三、份额转让类合伙契约 | 第181-184页 |
四、退股散伙类契约 | 第184-187页 |
第三节 比较与评论 | 第187-193页 |
一、盐业合伙方式的灵活性 | 第187-188页 |
二、盐业合伙财产的范围和性质 | 第188-190页 |
三、盐业合伙关系的先进性 | 第190-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193-194页 |
第九章 盐业契约的现时价值 | 第194-236页 |
第一节 现时价值概述:对中国社会转型难题破解的启示 | 第194-200页 |
一、中国社会转型 | 第194-196页 |
二、盐业契约文化对中国社会转型难题的破解 | 第196-200页 |
第二节 现时价值分述: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市民阶层的培育 | 第200-214页 |
一、盐商阶层的形成与生长 | 第200-204页 |
二、盐商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推动 | 第204-209页 |
三、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市民阶层的培育 | 第209-214页 |
第三节 现时价值分述:提供集体土地资本化方案 | 第214-235页 |
一、盐业土地资本 | 第214-220页 |
二、盐业土地资本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 第220-222页 |
三、盐业土地资本化的启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 | 第222-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235-236页 |
结语 | 第236-241页 |
参考文献 | 第241-251页 |
附录一:论文所用契约档案 | 第251-317页 |
附录二:论文所含图表一览 | 第317-318页 |
附录三:本文所涉习惯法汇总 | 第318-323页 |
附录四:本文所涉盐业契约术语释义 | 第323-327页 |
致谢 | 第327-32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28-3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