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知识经济及其主要特征 | 第8页 |
1.1.2 知识管理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1.1.3 成熟度模型研究概况 | 第10页 |
1.2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动机 | 第10页 |
1.2.2 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结构 | 第11-13页 |
2 知识管理理论综述 | 第13-27页 |
2.1 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 第13-16页 |
2.1.1 知识的定义 | 第13-14页 |
2.1.2 知识的分类 | 第14-16页 |
2.2 知识管理的定义 | 第16-17页 |
2.3 知识管理的评估 | 第17-27页 |
2.3.1 安达信等公司开发的“知识管理评估工具” | 第17-20页 |
2.3.2 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的企业知识管理程度模型 | 第20-24页 |
2.3.3 知识管理评估的其他理论 | 第24-27页 |
3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简介 | 第27-39页 |
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第27-34页 |
3.1.1 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OPM3 | 第28-32页 |
3.1.2 科兹纳的项目成熟度模型 | 第32-34页 |
3.2 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 第34-39页 |
3.2.1 SEI的SW-CMM模型 | 第34-37页 |
3.2.2 CEC的Bootstrap | 第37-38页 |
3.2.3 ISO的SPICE | 第38-39页 |
4 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39-59页 |
4.1 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的总体分析 | 第39-41页 |
4.1.1 企业知识管理的改进过程分析 | 第39-40页 |
4.1.2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 | 第40-41页 |
4.2 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的架构 | 第41-46页 |
4.2.1 知识管理成熟度的五个梯级 | 第41-42页 |
4.2.2 知识管理的四个层面 | 第42-46页 |
4.3 知识管理的评估要素及其权重的设置 | 第46-54页 |
4.3.1 知识管理的评估要素的定义 | 第46-50页 |
4.3.2 知识管理的层面及评估要素权重的设置 | 第50-54页 |
4.4 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方法 | 第54-57页 |
4.5 知识管理能力改进顺序的分析 | 第57-59页 |
5 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的实例分析 | 第59-67页 |
5.1 A企业基本情况描述 | 第59页 |
5.2 A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评估 | 第59-62页 |
5.2.1 确定要素评估矩阵 | 第59-60页 |
5.2.2 层面等级的评估 | 第60-61页 |
5.2.3 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的评估 | 第61-62页 |
5.3 知识管理能力改进顺序分析 | 第62-67页 |
5.3.1 人与组织层面分析 | 第62-63页 |
5.3.2 内容层面分析 | 第63-64页 |
5.3.3 流程层面分析 | 第64-65页 |
5.3.4 技术层面分析 | 第65-67页 |
6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A: 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要素调查问卷 | 第72-76页 |
附录B: 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调查问卷 | 第76-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