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草原法论文

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牧业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一、草场承包制模式对草原保护利用的实践效应第12-19页
    (一) 草场承包经营制度在牧区推行的过程第12-13页
    (二) 草场承包经营制度对草原保护利用的实践效应第13-16页
        1. 草场承包经营制度对草原保护利用的现实意义第13-14页
        2. 草场承包经营制度对草原的生态利用产生的负面影响第14-16页
    (三) 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带来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6-19页
        1. 由游牧变为定居导致草原退化第16-17页
        2. 草场承包制度推行不到位,致使产权不明晰第17-19页
二、牧业合作社模式对草原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及可行性第19-27页
    (一) 牧业合作社的基本法律问题分析第19-20页
        1. 牧业合作社的法律概念第19页
        2. 牧业合作社的法律属性第19-20页
    (二) 牧业合作社对草原保护利用的积极效应第20-23页
        1. 牧业合作社形式对草原保护利用产生的积极影响第20-21页
        2. 牧业合作社形式产生积极影响的典型案例第21-23页
    (三) 草原利用方式上牧业合作社模式施行的可行性分析第23-27页
        1. 历史人文条件第23-24页
        2. 法律与政策条件第24-25页
        3. 实践基础第25-27页
三、草原保护利用的新模式——牧业合作社法律制度构想第27-45页
    (一) 牧业合作社设立时的法律问题分析第27-30页
        1. 社员准入资格问题第27-28页
        2. 草场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合作社问题第28-30页
    (二) 社员的权利义务第30-40页
        1. 合作社社员权利义务分析第30-34页
        2. 社员权利与义务的完整构建第34-40页
    (三) 合作社治理结构第40-42页
        1. 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的分析与完善第40-41页
        2. 合作社外部监督机制的构建第41-42页
    (四) 合作社的财产与责任第42-45页
        1. 合作社财产的性质分析第42-43页
        2. 合作社的责任承担形式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研究
下一篇:清朝在蒙古各部推行金瓶掣签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