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一、 新型农业经营体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新型农业经营体研究的历史阶段 | 第13-16页 |
三、 关于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体发展中的基本作用研究 | 第16-2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含义 | 第23页 |
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 第23-26页 |
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式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对接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政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必要性 | 第36-41页 |
第一节 农业的弱质性 | 第36-38页 |
一、 生产要素的逐利性 | 第36页 |
二、 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 第36-37页 |
三、 信息的不对称性 | 第37-38页 |
四、 产品不易存储 | 第38页 |
第二节 农业的安全性 | 第38-39页 |
一、 关系国家安全 | 第38页 |
二、 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农业的外部性 | 第39-41页 |
一、 农业的外部正效应 | 第39页 |
二、 农业的外部负效应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经营中作用 | 第41-49页 |
第一节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 | 第41-43页 |
一、 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法修订 | 第41-42页 |
二、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 | 第42页 |
三、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提升农业经营人才素质 | 第43-44页 |
一、 加快职业化农民建设 | 第43-44页 |
二、 降低优秀农业人才落户门槛 | 第44页 |
第三节 规范土地流转 | 第44-46页 |
一、 加快推进确权登记 | 第45页 |
二、 加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三、 加强流转后续监控 | 第46页 |
第四节 放宽农业用地政策 | 第46-49页 |
一、 加大农用设施用地建设 | 第46-47页 |
二、 放宽休闲农业用地政策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市场中的作用 | 第49-56页 |
第一节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 第49-51页 |
一、 建设区域性品牌 | 第49-50页 |
二、 整合农产品品牌 | 第50-51页 |
第二节 鼓励经营主体直接进入市场 | 第51-54页 |
一、 鼓励“市集”展销模式 | 第51页 |
二、 鼓励电商平台销售 | 第51-53页 |
三、 鼓励经营主体布局设点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扶持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 | 第54-56页 |
一、 拓展农产品深加工 | 第54页 |
二、 健全物流体系建设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