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988个样本问卷调查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1.3.1 农民工 | 第14-15页 |
1.3.2 消费结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20-30页 |
2.1 相关消费函数理论 | 第20-23页 |
2.1.1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经济理论 | 第20页 |
2.1.2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 第20页 |
2.1.3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 第20-21页 |
2.1.4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 第21页 |
2.1.5 莫里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 第21-22页 |
2.1.6 预防储蓄假说和流动约束假说 | 第22-23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30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28页 |
2.2.3 简评 | 第28-30页 |
3 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现状分析 | 第30-46页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3.2 消费支出整体分析 | 第32-36页 |
3.3 消费支出的分组比较分析 | 第36-42页 |
3.3.1 收入分组分析 | 第36-37页 |
3.3.2 文化水平分组分析 | 第37-38页 |
3.3.3 不同行业分组分析 | 第38-39页 |
3.3.4 不同区域分组分析 | 第39-40页 |
3.3.5 家庭人口特征分组 | 第40-42页 |
3.4 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 | 第42-43页 |
3.5 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43-46页 |
4 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 第46-58页 |
4.1 模型选择 | 第46-47页 |
4.2 农民工务工地消费整体分析 | 第47-51页 |
4.2.1 消费倾向分析 | 第48-49页 |
4.2.2 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分析 | 第49-51页 |
4.3 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分组分析 | 第51-56页 |
4.3.1 边际消费倾向分组分析 | 第53-54页 |
4.3.2 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组分析 | 第54-56页 |
4.4 小结 | 第56-58页 |
5 农民工家庭务工地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8页 |
5.1 研究假说与变量设置 | 第58-61页 |
5.1.1 研究假说 | 第58-60页 |
5.1.2 变量选择 | 第60-61页 |
5.2 模型选择 | 第61-62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及解释 | 第62-66页 |
5.4 小结 | 第66-68页 |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 第68-7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启示 | 第69-71页 |
6.3 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