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营者监管义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0页
第1章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法律性质第10-17页
    1.1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营者的界定第10-12页
        1.1.1 电子商务界定第10页
        1.1.2 平台类型第10-11页
        1.1.3 交易平台的界定第11-12页
        1.1.4 交易平台经营者第12页
    1.2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营者的法律性质第12-17页
        1.2.1 卖方或合营方说第13页
        1.2.2 居间说第13-14页
        1.2.3 柜台出租方第14-15页
        1.2.4 本文对平台经营者性质的认定第15-17页
第2章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承担监管义务的依据第17-22页
    2.1 平台监管义务的含义和性质第17页
    2.2 平台承担监管责任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2.2.1 风险与收益相一致理论第17-18页
        2.2.2 风险控制理论第18页
        2.2.3 效益最大化理论第18页
        2.2.4 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第18-19页
    2.3 平台承担监管义务的实践依据第19-22页
        2.3.1 法律相关规定第19-20页
        2.3.2 平台监管的实践及自治规则第20-22页
第3章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承担监管义务的一般界限第22-25页
    3.1 平台监管义务与政府监管义务的区别第22页
    3.2 平台监管的界限第22-23页
    3.3 平台监管的主观标准第23-25页
        3.3.1 理论中的不同观点第23页
        3.3.2 本文观点第23-25页
第4章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履行监管义务的主要内容及认定标准第25-35页
    4.1 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监管义务第25-29页
        4.1.1 主要内容第25-28页
        4.1.2 认定标准——形式审查+可控范围内的实质审查第28-29页
    4.2 对平台内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监管义务第29-31页
        4.2.1 主要内容第29-30页
        4.2.2 认定标准——自身审查+举报审查第30-31页
    4.3 对通过平台销售质量不合格或假冒伪劣商品的监管义务第31-32页
        4.3.1 主要内容第31-32页
        4.3.2 认定标准——事前审查+事中审查+事后审查第32页
    4.4 对侵害知识产权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义务第32-35页
        4.4.1 主要内容第32-33页
        4.4.2 认定标准——通知与删除规则第33-35页
第5章 平台未履行监管义务的民事责任第35-41页
    5.1 平台未履行监管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第35-37页
        5.1.1 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民事责任第35页
        5.1.2 未履行合理审查义务的民事责任第35-36页
        5.1.3 未履行协助义务的民事责任第36页
        5.1.4 未履行保密义务的民事责任第36-37页
    5.2 平台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37-39页
        5.2.1 理论与实践中的观点第37-38页
        5.2.2 平台承担责任应实行的归责原则第38-39页
    5.3 平台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第39-41页
        5.3.1 平台主体审查错误第39页
        5.3.2 平台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第39页
        5.3.3 平台未履行协助、制止义务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司法实践与立法建议
下一篇:论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