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4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4页
        1.5.1 可能的创新点第14页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第14页
    1.6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17页
        1.6.1 垂直专业化的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1.6.2 就业结构的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第17-23页
    2.1 垂直专业化对就业总量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7-18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2.2 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8-22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2.3 文献评述第22-23页
第三章 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机制分析第23-30页
    3.1 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总体效应及实证假设第23-27页
    3.2 垂直专业化对就业结构影响的“行业偏倚”效应及实证假设第27-29页
        3.2.1 垂直专业化对中低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第28页
        3.2.2 垂直专业化对高技术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第28-29页
    3.3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垂直专业化与我国劳动市场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第30-44页
    4.1 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分析第30-38页
        4.1.1 垂直专业化的主要测算方法第30页
        4.1.2 垂直专业化指数公式推理及意义第30-32页
        4.1.3 行业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第32-34页
        4.1.4 测算结果及分析第34-38页
    4.2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现状第38-43页
        4.2.1 中国劳动力分产业及城乡就业情况第38-41页
        4.2.2 中国劳动市场就业的技能结构状况第41-43页
    4.3 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市场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第44-53页
    5.1 模型构建第44-46页
    5.2 变量说明及符号的预测第46-47页
    5.3 数据来源第47页
    5.4 实证结果分析第47-52页
        5.4.1 全部行业的实证结果分析第48-49页
        5.4.2 不同类型行业的实证结果分析第49-52页
    5.5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3-56页
    6.1 主要结论第53页
    6.2 对策建议第53-56页
        6.2.1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就业水平第54页
        6.2.2 鼓励高技术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第54页
        6.2.3 加大企业的研发力度,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9-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碳催化剂载体的研究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下一篇:文化产业集聚对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