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燃料电池 | 第11-14页 |
1.2.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2 燃料电池的种类 | 第12-14页 |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 | 第14-16页 |
1.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3.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优点及缺陷 | 第15-16页 |
1.3.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4 电极和电催化剂 | 第16-18页 |
1.4.1 阳极 | 第16-17页 |
1.4.2 阴极催化剂 | 第17-18页 |
1.5 非贵金属催化剂 | 第18-23页 |
1.5.1 碳载体的影响 | 第18-20页 |
1.5.2 含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20-21页 |
1.5.3 氮源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21-22页 |
1.5.4 热处理对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影响 | 第22-23页 |
1.5.5 其他非金属催化剂 | 第2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1.6.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聚多巴胺包覆铂单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7页 |
2.2.3 结构表征 | 第27页 |
2.2.4 电化学表征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2.3.1 Pt@CN的形貌表征 | 第28页 |
2.3.2 Pt@CN催化材料的XPS表征分析 | 第28-29页 |
2.3.3 Pt@CN与商业Pt/C的电化学性能的表征及其对比 | 第29-34页 |
2.4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新型碳载贵金属催化剂Pt/CN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37页 |
3.2.3 结构表征 | 第37-38页 |
3.2.4 电化学测试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3.3.1 ZIF-90 和Pt/CN催化剂的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3.3.2 ZIF-90 热处理前后的红外表征 | 第39页 |
3.3.3 ZIF-90 热处理后的碳化物XPS表征分析 | 第39-40页 |
3.3.4 Pt/CN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 第40-45页 |
3.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B、P的掺杂对新型Pt-carbon类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55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48页 |
4.2.3 结构表征 | 第48页 |
4.2.4 电化学表征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4.3.1 样品形貌表征 | 第48页 |
4.3.2 XPS表征 | 第48-49页 |
4.3.3 样品电催化活性的表征 | 第49-50页 |
4.3.4 样品的氧化还原反应(ORR)的表征 | 第50-51页 |
4.3.5 温度依赖性和活化能(Ea)的研究 | 第51-53页 |
4.3.6 样品催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53页 |
4.4 结论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硼酸盐或磷酸盐离子液体作为碳载体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 第55-62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55-56页 |
5.2.2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5.2.3 结构表征 | 第57页 |
5.2.4 电化学表征 | 第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1页 |
5.3.1 XPS表征 | 第57-58页 |
5.3.2 样品电催化活性的表征 | 第58-60页 |
5.3.3 样品催化稳定性的研究 | 第60-61页 |
5.4 结论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