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章 导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 简要评述 | 第14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独创或新颖之处 | 第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来源、形成与发展 | 第16-24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管理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 第16-19页 |
(一)在原始社会阶段,由氏族议事会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 第16-17页 |
(二) 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国家管理制度的批判 | 第17-18页 |
(三) 对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探索 | 第18页 |
(四) 对共产主义社会管理的科学设想 | 第18-19页 |
二、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萌芽 | 第19-20页 |
三、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24页 |
(一)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形成:在理论上明确国家管理的目标、内容、原则及途径 | 第20-22页 |
(二)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发展:国家管理措施的实施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内在构成 | 第24-42页 |
一、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概念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目标 | 第25-26页 |
三、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原则 | 第26-29页 |
(一) 坚持人民管理的原则 | 第26-27页 |
(二) 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27-28页 |
(三) 注重社会公平 | 第28-29页 |
四、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9-38页 |
(一)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建设管理思想 | 第29-30页 |
(二) 政治管理思想:建设新型民主国家 | 第30-32页 |
(三) 经济建设管理思想:实现快速向社会主义过渡 | 第32-36页 |
(四) 文化建设管理思想:开展文化革命,提高全民文化水平 | 第36-38页 |
五、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途径 | 第38-42页 |
(一) 直接管理: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第38-39页 |
(二) 间接管理:人民群众通过掌握国家机器参与国家管理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在苏俄的实践及经验教训 | 第42-50页 |
一、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思想在苏俄的实践 | 第42-46页 |
(一) 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巩固新生政权 | 第42-43页 |
(二) 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党和国家机关建设 | 第43-44页 |
(三) 发展经济: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第44-45页 |
(四) 开展文化革命,提高国民文化教育水平 | 第45-46页 |
二、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 | 第46-50页 |
(一)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实践的成功经验 | 第46-48页 |
(二) 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实践的教训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