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视角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5-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 相关理论和概念 | 第18-23页 |
2.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第18-20页 |
2.2.2 供给管理 | 第20-21页 |
2.2.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3-30页 |
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 第23-25页 |
3.2 供给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 生产性服务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0页 |
第4章 供给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30-37页 |
4.1 人力资本质量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 | 第30-31页 |
4.2 就业吸纳能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 第31-33页 |
4.3 税收减免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创新 | 第33-34页 |
4.4 科学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 | 第34-35页 |
4.5 工业化程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层次 | 第35-37页 |
第5章 供给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9页 |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第37-39页 |
5.1.1 数据的来源 | 第37页 |
5.1.2 变量的选取 | 第37-39页 |
5.2 面板数据的设定 | 第39-42页 |
5.2.1 计量方程的选择 | 第39-40页 |
5.2.2 变量检验与模型选取 | 第40-42页 |
5.3 固定效应模型 | 第42-47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