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0.1.1 陈子昂的骈文作品及保存情况 | 第9-10页 |
0.1.2 学界对陈子昂骈文的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 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 第13-20页 |
1.1 以复古为革新,标举汉魏风骨 | 第14-16页 |
1.2 文质并重,崇尚风雅兴寄 | 第16-20页 |
2 陈子昂骈文的内容 | 第20-29页 |
2.1 对朝政和百姓的关注 | 第20-24页 |
2.1.1 上书直言,谏政议事 | 第20-21页 |
2.1.2 以人为本,息兵措刑 | 第21-23页 |
2.1.3 边疆之见,目光长远 | 第23-24页 |
2.2 对亲人朋友的关切 | 第24-26页 |
2.3 其他内容 | 第26-29页 |
3 陈子昂骈文在艺术上的创新 | 第29-43页 |
3.1 陈子昂骈文在形式上的变化 | 第29-41页 |
3.1.1 不刻意对偶,骈散结合 | 第29-34页 |
3.1.2 使事用典不晦涩 | 第34-37页 |
3.1.3 不讲究辞采的雕琢而追求素淡 | 第37-39页 |
3.1.4 不苛求声韵 | 第39-41页 |
3.2 陈子昂骈文在风格上的变化 | 第41-43页 |
4 陈子昂骈文的地位和影响 | 第43-53页 |
4.1 六朝至初唐骈文的演变情况 | 第43-50页 |
4.1.1 六朝至初唐骈文发展的概况 | 第43-45页 |
4.1.2 隋至初唐“四杰”对六朝骈文的批判及革新浪潮 | 第45-50页 |
4.2 陈子昂骈文的地位和影响 | 第50-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