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 第7-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制度、服务与公众满意度:政策实施的一个研究框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 新医改目标 | 第11-12页 |
(二)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政策回顾 | 第12-13页 |
(三)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经验性研究回顾 | 第13-14页 |
二、政策实施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一) 政策实施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国内外政策实施研究概述 | 第15-20页 |
第三章 社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分析:以浦东新区为例 | 第20-40页 |
一、引言 | 第20-21页 |
二、家庭医生制度:医生与公众稳定契约的桥梁 | 第21-30页 |
(一) 新医改突破的微观逻辑:家庭医生制度的目标功能 | 第21-22页 |
(二) 从全科团队到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制度的前世今生 | 第22-23页 |
(三) 家庭医生制度试点:浦东新区的实践创新之路 | 第23-24页 |
(四) 家庭医生制度实施:一个制度框架的分析 | 第24-29页 |
(五) 政策建议 | 第29-30页 |
三、医保制度:对社区服务的激励与导向 | 第30-35页 |
(一) 支付方式改革:激励的最根本动力 | 第32-34页 |
(二) 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为社区卫生服务保驾护航 | 第34-35页 |
(三) 小结 | 第35页 |
四、基本药物制度:对医患关系的约束及调整 | 第35-40页 |
(一) 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制度 | 第35-36页 |
(二) 药品“零差率” | 第36-37页 |
(三) 报销比例差异化 | 第37-38页 |
(四)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38-39页 |
(五)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构:以浦东为例 | 第40-55页 |
一、引言 | 第40页 |
二、医疗联合体:家庭医生制度的有力支撑 | 第40-47页 |
(一) 医疗联合体的内涵 | 第41-42页 |
(二) 医疗联合体服务实施:浦东的创新之路 | 第42-46页 |
(三) 问题与建议 | 第46-47页 |
三、慢病管理:疾病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 第47-52页 |
(一) 家庭医生制度——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根基 | 第47-48页 |
(二) 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浦东新区的实践之路 | 第48-49页 |
(三) 讨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四、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中国特色的医药服务 | 第52-55页 |
(一) 浦东新区的实践与探索 | 第52-53页 |
(二) 中医药与慢病管理 | 第53页 |
(三) 中医药与健康教育 | 第53-54页 |
(四) 未来走向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社区卫生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 | 第55-72页 |
一、引言 | 第55-57页 |
二、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 第57-67页 |
(一) 问卷调查的说明 | 第57页 |
(二) 样本的人口学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7-59页 |
(三) 知晓率与认知率 | 第59-61页 |
(四) 选择率、利用率与忠诚率 | 第61-64页 |
(五) 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 | 第64-66页 |
(六) 讨论 | 第66-67页 |
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 | 第67-72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67-68页 |
(二) 数据分析与研究发现 | 第68-71页 |
(三) 讨论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2-76页 |
一、新医改政策实施的逻辑 | 第72-73页 |
二、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实施的制度性激励特征和服务体系的效率特征 | 第73-74页 |
三、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 | 第74页 |
四、讨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