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王朝边疆经略与宜州治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一) 历史地理 | 第9-10页 |
(二) 政治史 | 第10-11页 |
(三) 民族史与边疆史 | 第11-12页 |
四、史料概述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唐代宜州图 | 第13-14页 |
北宋时期宜州图 | 第14-15页 |
南宋时期宜州图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安边弭兵:宋初至侬智高乱前宜州的治理 | 第16-30页 |
第一节:唐至宋初时期宜州的行政建置与部族概况 | 第16-19页 |
一、唐代时期宜州的行政建置 | 第16-17页 |
二、唐末至宋初宜州的行政建置 | 第17-18页 |
三、西原蛮 | 第18-19页 |
第二节:初入宜州 | 第19-21页 |
第三节:“安边弭兵”政策下的治理 | 第21-30页 |
一、王朝经略的调整 | 第21-22页 |
二、剿抚并用:治理少数民族 | 第22-25页 |
三、地方州县治理与军事防御 | 第25-30页 |
第二章 从和戎到开边:侬智高乱后至北宋末的治理 | 第30-41页 |
第一节:从和戎到拓边:王朝经略的重大调整 | 第30-31页 |
第二节:宜州治理与防御 | 第31-37页 |
一、政区调整 | 第31-33页 |
二、军事防御 | 第33-34页 |
三、羁縻与镇压 | 第34-36页 |
四、资源的掠夺 | 第36-37页 |
第三节:地方教化 | 第37-41页 |
一、兴办学校 | 第37-38页 |
二、佛教的参与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南宋时期对宜州的治理 | 第41-54页 |
第一节:南宋前期的治理 | 第41-50页 |
一、经济方面 | 第41-44页 |
二、军事防御方面 | 第44-46页 |
三、文教方面 | 第46-50页 |
第二节:南宋后期的军政治理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表一:两宋时期宜州进士表 | 第59-60页 |
附表二:南丹州莫氏反叛年表 | 第60-61页 |
附表三:安化州蒙氏反叛表 | 第61-62页 |
附表四:两宋时期宜州知州表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