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看孔子学院中国文化类课程的英汉口译--以Engaging China(节选)为例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任务背景 | 第8-11页 |
第一节 任务描述 | 第8-9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9-11页 |
第二章 任务实施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实施过程 | 第11-12页 |
2.1.1 译前准备 | 第11-12页 |
2.1.2.译过程 | 第12页 |
2.1.3 译后反思 | 第12页 |
第二节 实施难点 | 第12-14页 |
2.2.1 译前准备的困难 | 第12-13页 |
2.2.2.译过程中的困难 | 第13-14页 |
第三章 解决问题的原则 | 第14-16页 |
第一节 翻译目的论之目的原则 | 第14页 |
第二节 翻译目的论之连贯原则 | 第14页 |
第三节 翻译目的论之忠实原则 | 第14-16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16-25页 |
第一节 译技巧运用 | 第16-22页 |
4.1.1 词际方面重构 | 第17-19页 |
4.1.1.1 词类转化 | 第17-18页 |
4.1.1.2 省略 | 第18-19页 |
4.1.2 句际结构调整 | 第19-22页 |
第二节 不当案例分析 | 第22-25页 |
4.2.1 听辨理解不足 | 第22-23页 |
4.2.2 错译 | 第23页 |
4.2.3 表达欠完整 | 第23-24页 |
4.2.4 解决问题的策略 | 第24-25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源语和译语文本 | 第2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