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协作存储与协作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协作存储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协作通信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2章 协作存储与协作通信的理论概述第12-28页
    2.1 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存储第12-18页
        2.1.1 协作存储第12-13页
        2.1.2 网络编码第13-16页
        2.1.3 MDS性质第16-17页
        2.1.4 Zigzag解码第17-18页
    2.2 基于终端直通技术的协作通信第18-27页
        2.2.1 D2D通信技术第19-20页
        2.2.2 无线信道分集第20页
        2.2.3 空间分集-- Alamouti方案第20-22页
        2.2.4 协作分集第22-23页
        2.2.5 协作策略第23页
        2.2.6 协作通信中的功率分配第23-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Zigzag解码的协作存储第28-39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MDS-ZD(8,4)码系统模型第29-31页
        3.2.1 编码设计步骤第29页
        3.2.2 编码构造第29-31页
        3.2.3 编码矩阵设计原则第31页
    3.3 MDS-ZD(8,4)解码性质第31-34页
    3.4 性能分析第34-38页
        3.4.1 编码复杂度第34页
        3.4.2 解码复杂度第34-35页
        3.4.3 存储开销第35-37页
        3.4.4 时间复杂度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终端直通技术的协作通信第39-58页
    4.1 蜂窝网络与D2D的融合第39-40页
    4.2 基于Almouti的蜂窝网络与D2D网络的协作通信第40-49页
        4.2.1 系统模型及协议描述第40-44页
        4.2.2 系统中断性能分析第44-47页
        4.2.3 仿真分析第47-49页
    4.3 基于多用户协作的D2D通信网络功率分配第49-54页
        4.3.1 D2D多用户协作模型第49-50页
        4.3.2 系统可达速率分析第50-52页
        4.3.3 仿真与分析第52-54页
    4.4 基于博弈论的D2D组选择策略第54-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工作总结第58页
    5.2 未来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多种能源富集规律研究
下一篇:甘肃北山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