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2-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5-21页 |
一、国外研究情况 | 第15-17页 |
(一) 对小额信贷认识研究 | 第15页 |
(二) 小额信贷经营可持续性研究 | 第15-16页 |
(三) 小额信贷风险研究 | 第16-17页 |
二、国内研究情况 | 第17-21页 |
(一) 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研究 | 第17-18页 |
(二) 对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8-19页 |
(三) 对小额贷款公司转型创新研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小额信贷的发展概况 | 第21-29页 |
一、小额信贷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一) 小额信贷起源 | 第21页 |
(二) 传统小额信贷类型 | 第21-22页 |
(三) 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二、小额信贷在我国发展状况 | 第23-29页 |
(一) 小额信贷早期发展 | 第23-24页 |
(二) 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 | 第24-25页 |
(三)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一、法律、政策制约因素 | 第29-31页 |
(一) 法律定位不明确 | 第29-30页 |
(二) 现行制度不具有普适性 | 第30-31页 |
二、经营成本过重 | 第31-32页 |
(一) 税收不合理 | 第31页 |
(二) 坏账处理成本过高 | 第31-32页 |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管理 | 第32-33页 |
(一) 企业制度和文化缺失 | 第32页 |
(二) 从业人员专业性较低 | 第32-33页 |
(三) 利率、产品设计不合理 | 第33页 |
四、存在使命漂移现象 | 第33-35页 |
(一) 小微和三农企业风险较高 | 第34页 |
(二) 地方政府监管缺失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型对策 | 第35-46页 |
一、淡马锡微贷模式 | 第35-38页 |
(一) 淡马锡经营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二) 淡马锡微贷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借鉴 | 第37-38页 |
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 第38-42页 |
(一) 供应链金融原理 | 第38-39页 |
(二) 小额贷款公司供应链金融经营模式 | 第39-41页 |
(三) 供应链金融“1+N”模式优势分析 | 第41-42页 |
三、申请设立民营银行 | 第42-46页 |
(一) 相关政策规定 | 第42页 |
(二) 民营银行的正式试点 | 第42-43页 |
(三) 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民营银行的要求 | 第43-44页 |
(四) 转型民营银行后的优势 | 第44-4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