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4-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2-23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7页 |
2.1.1 合作社 | 第23页 |
2.1.2 农业合作社 | 第23-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7页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7-28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8-29页 |
3 柬埔寨农业发展与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3.1 柬埔寨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31页 |
3.1.1 柬埔寨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3.1.2 柬埔寨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30-31页 |
3.2 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3.2.1 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保障 | 第31-34页 |
3.2.2 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 第34-37页 |
4 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7-39页 |
4.1 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38页 |
4.1.1 农业合作社层面的问题 | 第37页 |
4.1.2 政府层面的问题 | 第37-38页 |
4.2 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39页 |
5 中美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对柬埔寨的启示 | 第39-44页 |
5.1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 第39-41页 |
5.1.1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特点 | 第39页 |
5.1.2 美国农业合作社基本运作制度与组织管理方式 | 第39-40页 |
5.1.3 美国农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及法律地位 | 第40-41页 |
5.1.4 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简介 | 第41页 |
5.2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 第41-42页 |
5.3 中美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对柬埔寨的启示 | 第42-44页 |
5.3.1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 | 第42页 |
5.3.2 中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 | 第42-44页 |
6 加快柬埔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6.1 提高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效率 | 第44页 |
6.2 提高普通社员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程度 | 第44页 |
6.3 增强农业合作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 第44-45页 |
6.4 建立与政府沟通的工作部门 | 第45页 |
6.5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 第45-46页 |
7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