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实行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0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一、选题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国外研究文献第10-12页
        二、国内研究文献第12-14页
        三、相关文献评述第14页
    第三节 国内外利率走廊实行现状第14-18页
        一、国外实行现状第14-16页
        二、我国实行现状第16-18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第18-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三、创新及难点第19-20页
第二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相关理论分析第20-31页
    第一节 利率走廊相关概念说明第20-23页
        一、货币政策及相关概念第20-21页
        二、利率走廊的基本含义第21-23页
    第二节 利率走廊调节利率的作用机制第23-31页
        一、利率走廊调节模式的经济学原理第23-26页
        二、利率走廊的“告示效应”第26页
        三、利率走廊能缓解市场资金需求、降低操作成本、增强利率稳定性第26-28页
        四、最优利率走廊上限的设置第28-29页
        五、利率走廊的下限选择和政策利率选择第29-31页
第三章 利率走廊操作模式的实证分析第31-48页
    第一节 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第31-32页
        一、模型选择第31页
        二、模型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第31-32页
    第二节 短期利率的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第32-39页
        一、平稳性检验第32-33页
        二、协整检验第33-34页
        三、Granger因果检验第34-35页
        四、VAR模型估计第35-36页
        五、脉冲响应函数第36-38页
        六、方差分解第38-39页
    第三节 以SLF为上限的利率走廊调控效果的实证分析第39-47页
        一、ADF平稳性检验第40-41页
        二、协整检验第41-42页
        三、VAR模型估计第42-44页
        四、脉冲响应函数第44-45页
        五、方差分解第45-4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48-52页
    第一节 对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研究的结论第48-49页
    第二节 我国实行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政策建议第49-52页
        一、完善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体系第49-50页
        二、优化和规范金融市场之传导机制第50页
        三、升级电子清算系统的建设,提升货币政策的透明程度第50-51页
        四、加快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转变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伪刚体模型和雅克比矩阵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方法
下一篇:超材料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能量守恒分裂时域有限差分格式:方法、理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