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大型民营企业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研究--基于西安B企业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第18-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理论依据第19页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样本介绍第21-25页
    2.1 概念界定第21页
        2.1.1 大型民营企业第21页
        2.1.2 企业农民工第21页
        2.1.3 农民工市民化第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2.3 调查样本介绍第22-25页
        2.3.1 调查企业概况第22-23页
        2.3.2 样本基本情况第23-25页
第三章 企业农民工的市民化现状第25-33页
    3.1 职业市民化第25-27页
    3.2 经济市民化第27-28页
    3.3 生活方式市民化第28-30页
    3.4 社会交往市民化第30-31页
    3.5 主观意识市民化第31-33页
第四章 企业农民工市民化的优势及困境第33-38页
    4.1 企业农民工市民化的优势第33-36页
        4.1.1 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第33页
        4.1.2 缴纳社会保险,解决后顾之忧第33-34页
        4.1.3 提供住房保障,实现定有所居第34-35页
        4.1.4 重视文化建设,员工认同感强第35-36页
    4.2 企业农民工的市民化困境第36-38页
        4.2.1 制度困境:政企对接缺失第36页
        4.2.2 资本困境:资本支持匮乏第36-37页
        4.2.3 主体困境:缺乏主体能动性第37-38页
第五章 影响企业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第38-43页
    5.1 制度因素第38-40页
        5.1.1 户籍制度第38页
        5.1.2 社会保障第38-39页
        5.1.3 子女教育第39页
        5.1.4 住房问题第39-40页
    5.2 企业因素第40-41页
        5.2.1 企业支持第40页
        5.2.2 工资待遇第40页
        5.2.3 技能培训第40-41页
    5.3 农民工个体因素第41-43页
        5.3.1 市民化意愿第41页
        5.3.2 身份认同第41页
        5.3.3 个人素质第41-43页
第六章 对策建议及讨论第43-46页
    6.1 对策建议第43-45页
        6.1.1 打破户籍制度的功利性,回归人口统计功能第43页
        6.1.2 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第43-44页
        6.1.3 提高农民工素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第44页
        6.1.4 培养农民工个体主动性第44-45页
    6.2 讨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忻州地区植被数量生态研究
下一篇: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