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约翰·菲尔德生平及创作背景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约翰·菲尔德生平概述 | 第12-16页 |
1.早期(1782-1801) | 第12-13页 |
2.盛期(1802—1831) | 第13-14页 |
3.晚期(1832—1837)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时代背景及音乐风格特点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同时代作曲家对约翰·菲尔德的影响 | 第18-21页 |
1. 穆齐奥·克莱门蒂 | 第18-19页 |
2.杜舍克 | 第19页 |
3. Daniel Gottlieb Steibelt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约翰·菲尔德的钢琴协奏曲 | 第21-51页 |
第一节 钢琴协奏曲的音乐创作 | 第24-46页 |
1.第一钢琴协奏曲 | 第24-26页 |
2.第二钢琴协奏曲 | 第26-29页 |
3.第三钢琴协奏曲 | 第29-32页 |
4.第四钢琴协奏曲 | 第32-34页 |
5.第五钢琴协奏曲 | 第34-39页 |
6.第六钢琴协奏曲 | 第39-42页 |
7.第七钢琴协奏曲 | 第42-46页 |
第二节 钢琴协奏曲艺术特征 | 第46-51页 |
1.引领性 | 第46-47页 |
2.互惠性 | 第47-48页 |
3.交融性 | 第48-49页 |
4.钢琴性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约翰·菲尔德钢琴协奏曲创作特征 | 第51-69页 |
第一节 多样的音乐创作元素 | 第51-58页 |
1.爱尔兰、苏格兰传统音乐 | 第51-53页 |
2.舞蹈性旋律和节奏 | 第53-56页 |
3.俄罗斯式钟声动机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特性的音乐风格 | 第58-65页 |
1.装饰性“花腔”旋律 | 第58-60页 |
2.夜曲风格的扩展 | 第60-63页 |
3.低声部长音与宽广的琶音伴奏 | 第63-65页 |
第三节 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之框架比较 | 第65-69页 |
1.整体结构 | 第65-66页 |
2.乐队编制 | 第66页 |
3.华彩段 | 第66-69页 |
第四章 演奏及技术分类 | 第69-86页 |
第一节 技术分类 | 第69-80页 |
1.持续音与和弦 | 第69-71页 |
2.装饰音与颤音 | 第71-73页 |
3.音阶与琶音 | 第73-76页 |
4.八度运用 | 第76-78页 |
5.快速轮指 | 第78-79页 |
6.多连音 | 第79-80页 |
第二节 音乐表现 | 第80-86页 |
1.力度与速度 | 第80-82页 |
2.表情术语 | 第82-84页 |
3.踏板运用 | 第84-86页 |
第五章 约翰·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研究价值 | 第86-90页 |
第一节 菲尔德钢琴作品风格的集中体现 | 第86-87页 |
第二节 菲尔德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 第87-88页 |
第三节 菲尔德钢琴协奏曲的思考与启示 | 第88-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附录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