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新时期中学语文期刊写作教学栏目研究--以《语文学习》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1 统计分析法第12-13页
        1.2.2 文献分析法第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有关语文期刊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2 有关中学语文期刊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16页
    1.4 选择《语文学习》的原因第16-17页
    1.5 《语文学习》介绍第17-18页
    1.6《语文学习》写作教学栏目介绍第18-20页
        1.6.1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8页
        1.6.2 栏目数量、文章数量及单篇字数第18-19页
        1.6.3 作者构成第19-20页
第二章 写作教学栏目变化:中学写作教改推进的历史脉络第20-37页
    2.1 第一个时期(1979-1989年)第20-28页
        2.1.1 栏目形式第20-24页
            2.1.1.1 栏目数量多,但常设栏目少第20-21页
            2.1.1.2 栏目类别丰富,但缺乏整合第21-24页
            2.1.1.3 出现常设栏目第24页
        2.1.2 栏目内容第24-28页
            2.1.2.1 提供资料经验,研究成分不高第24-25页
            2.1.2.2 重视作家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第25-26页
            2.1.2.3 关注作文竞赛第26-28页
    2.2 第二个时期(1990-2004年)第28-34页
        2.2.1 栏目形式第28-30页
            2.2.1.1 一级栏目数量锐减,栏目形式初步稳定第28-29页
            2.2.1.2 栏目类别精简,但同一栏目更名频繁第29页
            2.2.1.3 二级栏目数量繁多,同一栏目上位不一第29-30页
        2.2.2 栏目内容第30-34页
            2.2.2.1 重视发挥学生的示范作用第30-31页
            2.2.2.2 对高考作文的初步探索第31-34页
    2.3 第三个时期(2005-2014年)第34-37页
        2.3.1 栏目形式第34-35页
            2.3.1.1 形式基本稳定,文章篇数骤减第34页
            2.3.1.2“关注”栏目和高考作文专刊的辅助作用第34-35页
        2.3.2 栏目内容第35-37页
            2.3.2.1 对写作教学理论的追求第35-36页
            2.3.2.2 对高考作文的进一步关注第36-37页
第三章 专题讨论:对写作教学热点的深度探讨第37-49页
    3.1 第一个时期(1979-1989年)第38-41页
        3.1.1 真情实感论第38-39页
        3.1.2 作文评分标准论第39-40页
        3.1.3 作文试题论第40-41页
    3.2 第二个时期(1990-2004年)第41-45页
        3.2.1 写作指导论第41-43页
        3.2.2 微型作文研究第43-45页
    3.3 第三个时期(2005-2014年)第45-49页
        3.3.1 文体变异论第45-46页
        3.3.2 再谈真情实感论第46-47页
        3.3.3 公民写作研究第47-49页
第四章 审视中学写作教学:基于《语文学习》写作教学栏目第49-54页
    4.1 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第49-50页
    4.2 教师写作与学生写作的脱节第50-51页
    4.3 初、高中写作教学的脱节第51-52页
    4.4 大陆与港台、国外母语写作教学的脱节第52-53页
    4.5 重应试写作,轻素质写作和个性写作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史密斯预估补偿的变风量空调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水泥炉窑烟气SNCR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