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丝科院创意园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4-17页 |
2 创意产业园理论分析 | 第17-29页 |
2.1 创意产业园综述 | 第17-22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2 产生背景 | 第17-18页 |
2.1.3 内涵 | 第18-19页 |
2.1.4 分类 | 第19-21页 |
2.1.5 价值 | 第21-22页 |
2.2 创意产业园的环境设计 | 第22-24页 |
2.2.1 空间环境综述 | 第22页 |
2.2.2 作用 | 第22-24页 |
2.3 创意产业园设计手法分析 | 第24-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创意产业园典型案例分析 | 第29-51页 |
3.1 国外优秀案例 | 第29-33页 |
3.1.1 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 | 第29-31页 |
3.1.2 维也纳煤气厂改造 | 第31-33页 |
3.2 国内优秀案例 | 第33-49页 |
3.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3.2.2 上海1933老场坊 | 第35-43页 |
3.2.3 杭州丝联 166 | 第43-49页 |
3.3 国内外实践的启示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杭州丝科院创意园环境改造设计 | 第51-77页 |
4.1 杭州丝科院创意园的基本概况 | 第51-54页 |
4.1.1 历史背景 | 第51页 |
4.1.2 用地范围 | 第51-52页 |
4.1.3 园区规划与主要建筑 | 第52-53页 |
4.1.4 人群分析 | 第53-54页 |
4.2 杭州丝科院创意园改造原则 | 第54-55页 |
4.2.1 尊重历史文化原则 | 第54页 |
4.2.2 尊重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4页 |
4.2.3 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原则 | 第54-55页 |
4.3 杭州丝科院创意园改造方法 | 第55-56页 |
4.4 杭州丝科院环境改造设计 | 第56-76页 |
4.4.1 杭州丝科院设计方案构想 | 第56-58页 |
4.4.2 杭州丝科院空间功能重塑与氛围营造 | 第58-61页 |
4.4.3 交通组织设计 | 第61-63页 |
4.4.4 园区入口设计 | 第63-64页 |
4.4.5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 第64-70页 |
4.4.6 室内空间设计 | 第70-72页 |
4.4.7 色彩设计 | 第72-73页 |
4.4.8 植物设计 | 第73-74页 |
4.4.9 小品和标识系统设计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创意园产业园改造再利用的新趋势 | 第77-79页 |
5.1 打造创意产业园主题文化 | 第77-78页 |
5.2 合理规划的整体运作 | 第78页 |
5.3 可持续性 | 第78-79页 |
6 总结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5页 |
图表索引 | 第87-95页 |
图录 | 第87-93页 |
表录 | 第93-95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