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生命力量—比较研究哈代与劳伦斯笔下的性灵人物
附件 | 第3-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 哈代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二. 劳伦斯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三. 对劳伦斯与哈代的综合研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劳伦斯与哈代的可比性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劳伦斯对哈代的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劳伦斯与哈代作品的相似性 | 第16-22页 |
一. 相似的复杂两性关系情节设置 | 第16-18页 |
二. 富有性象征意义的自然意象 | 第18-19页 |
三. 对灵肉关系的共同关注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畸形的性观念——灵与肉的分离 | 第22-36页 |
第一节 哈代笔下扭曲的两性关系——生命力的枯萎 | 第22-30页 |
一. 性压抑者——理想化的克莱 | 第23-25页 |
二. 性困惑者——淑 | 第25-28页 |
三. 肉欲的放纵者——艾拉白拉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劳伦斯笔下的性迷途者与缺失者 | 第30-36页 |
一. 迷途的羔羊——米丽亚姆 | 第30-32页 |
二. 性的缺失者——克利福德 | 第32-36页 |
第三章 灵肉统一的艰难追寻 | 第36-47页 |
第一节 哈代笔下追寻人物的徘徊、反抗与梦碎 | 第36-40页 |
一. 顺从与反抗的矛盾追寻——苔丝 | 第36-38页 |
二.“灵”与“肉”的徘徊之路——裘德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劳伦斯笔下人物的困惑、觉醒与新生 | 第40-47页 |
一. 曲折中前进,斗争中趋于理想——厄秀拉 | 第40-42页 |
二. 压抑下的反抗,人性回归后的新生——康妮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