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1.1.1 信息技术成为地理教学热点 | 第10-11页 |
1.1.2 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改革 | 第11页 |
1.1.3 教师对“翻转课堂”持有好感,但缺乏了解 | 第11-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1.1 翻转课堂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1.2 翻转课堂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2.2 翻转课堂的内涵 | 第22-23页 |
2.3 翻转课堂设计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3.1 Ji TT和PI教学方法 | 第23页 |
2.3.2 掌握学习法 | 第23-24页 |
2.3.3 建构主义 | 第24-25页 |
2.3.4 混合学习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初中地理学科翻转课堂设计的研究 | 第26-61页 |
3.1 教学设计的对象与内容 | 第26-27页 |
3.1.1 学生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3.1.2 教学内容分析 | 第27页 |
3.2 基于不同地理知识类型的翻转策略设计 | 第27-31页 |
3.3 基于初中生认知特点的初中地理翻转教学策略设计 | 第31-32页 |
3.4 初中高地理学科翻转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系的设计 | 第32-34页 |
3.5 信息化条件下推送平台的选择与建设 | 第34-43页 |
3.5.1 信息化条件下推送平台信息平台的选择 | 第34-40页 |
3.5.2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 第40-43页 |
3.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 | 第43-52页 |
3.6.1 课前资源设计原则 | 第44-46页 |
3.6.2 视频类资源的创建 | 第46-49页 |
3.6.3 图文类资源的创建 | 第49-51页 |
3.6.4 确定教学资源风格与形式 | 第51-52页 |
3.7 初中地理学科翻转课堂评价体系设计 | 第52-53页 |
3.8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初中地理翻转课堂模型设计 | 第53-61页 |
3.8.1 翻转课堂理论框架 | 第53-54页 |
3.8.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与构建 | 第54-61页 |
第4章 初中地理学科翻转课堂的行动研究 | 第61-113页 |
4.1 前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61-66页 |
4.1.1 被试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61页 |
4.1.2 被试信息终端使用情况 | 第61-63页 |
4.1.3 被试地理学科学习现状 | 第63-65页 |
4.1.4 学生学习方式的倾向性 | 第65-66页 |
4.2 行动研究的实施流程和问题的确立 | 第66-67页 |
4.2.1 行动研究的实施流程 | 第66-67页 |
4.2.2 行动研究的问题一提升上教版地理学科六年级第一学期地球篇的教学效果 | 第67页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67-83页 |
4.3.1 学习介绍 | 第67-69页 |
4.3.2 教学设计(一) | 第69-76页 |
4.3.3 行动实施 | 第76-81页 |
4.3.4 观察分析 | 第81页 |
4.3.5 问题反省 | 第81-83页 |
4.4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83-113页 |
4.4.1 学习介绍 | 第83-84页 |
4.4.2 ARCS学生动机模型提升学习动机 | 第84-85页 |
4.4.3 教学设计(二) | 第85-93页 |
4.4.4 行动实施 | 第93-98页 |
4.4.5 观察分析 | 第98页 |
4.4.6 问题反省 | 第98-99页 |
4.4.7 最终考核统计与分析 | 第99-106页 |
4.4.8 课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第106-11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2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113-115页 |
5.1.1 学生欢迎体现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 | 第113页 |
5.1.2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参与 | 第113-114页 |
5.1.3 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提髙了景观地图篇的教学效果 | 第114页 |
5.1.4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具备可行性 | 第114-115页 |
5.2 建议 | 第115-117页 |
5.2.1 翻转的目的:教学参与者要素的改进 | 第115-116页 |
5.2.2 翻转的支撑:信息技术要素的改进 | 第116页 |
5.2.3 翻转的基础:学习内容要素设计的改进 | 第116-117页 |
5.3 研究中的困惑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5.3.1 困惑 | 第117-119页 |
5.3.2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附录 | 第124-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