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3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11-12页
    四 论文框架结构及创新点第12-13页
第一章 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的概况第13-28页
    第一节 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现状第13-26页
        一 立案登记制的立法背景及立法现状第13-17页
        二 立案登记制度的司法实践状况第17-22页
        三 新媒体在民事立案登记中的运用第22-26页
    第二节 推行民事立案登记制的意义第26-28页
        一 保障当事人诉权行使第26-27页
        二 促进纠纷解决,保障程序正义第27页
        三 提升司法公信力第27-28页
第二章 域外民事立案登记制度考察第28-32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第28-30页
        一 德国第28-29页
        二 日本第29-30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第30-32页
        一 美国第30-31页
        二 英国第31-32页
第三章 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的问题第32-42页
    第一节 立案登记与“先行调解”之间的矛盾第32-35页
        一 “先行调解”的现状第32-34页
        二 “先行调解”运行的模糊性第34-35页
    第二节 国家审判权与民事诉权之间的矛盾第35-37页
        一 两者之间的关系第35-36页
        二 司法实践中的弊病第36-37页
    第三节 混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第37-40页
        一 起诉要件第37-38页
        二 诉讼要件第38-39页
        三 司法实践中的弊病第39-40页
    第四节 “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第40-42页
第四章 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的完善第42-50页
    第一节 理顺“先行调解”与立案登记之间的关系第42-44页
        一 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并行设置调解室与立案庭第42页
        二 借鉴美国调解制度,丰富“先行调解”内容第42-44页
    第二节 注重诉权保障第44-45页
        一 引导诉权入宪第44-45页
        二 统一立案标准第45页
    第三节 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第45-47页
        一 合理设置起诉条件,规范起诉状第46页
        二 确立起诉产生诉讼系属的法律效力第46-47页
    第四节 优化、整合、配置司法资源第47-50页
        一 积极引导纠纷的多元化解决第47-48页
        二 优化法院内部人员配置第48-49页
        三 简易民事案件格式化受理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个人简介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闻联播》事故灾难报道的框架分析
下一篇:水杨酸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中的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