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变局--论传播学视域下网络文学的格局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媒介”:网络文学的存在载体 | 第8-12页 |
(一) 数字化载体的符号话语 | 第8-10页 |
1 数字化的文本范式 | 第8-9页 |
2 超文本形式的多维审美 | 第9-10页 |
(二) 网络环境下文学的快餐性 | 第10-12页 |
二、“传播者”:创作主体的自由狂欢 | 第12-23页 |
(一) 文学创作的大众化时代 | 第12-15页 |
1 创作主体的泛化 | 第12-14页 |
2 复制化的创作过程 | 第14-15页 |
(二) 创作主体的情感狂欢 | 第15-19页 |
1 “美丽的面纱”:网络文学中的日神梦幻 | 第15-17页 |
2 “狂欢的状态”:网络文学中的酒神狂欢 | 第17-19页 |
(三) “文化精英”和“把关人”权力话语的瓦解 | 第19-23页 |
三、“受众”:阅读者的主体性地位 | 第23-27页 |
(一) 阅读者激情参与的自由 | 第23-25页 |
(二) “沉默的大多数”的呐喊 | 第25-27页 |
四、“传播信息”:网络文学的众声合唱 | 第27-31页 |
(一) 话语的独特性 | 第27-29页 |
1 情感话语的狂欢 | 第27-28页 |
2 陌生化话语 | 第28-29页 |
(二) 欲望控制下的“超人”崇拜 | 第29-31页 |
五、“反馈”:平等的文学享受权利 | 第31-36页 |
(一) 接受主体反馈的及时性 | 第31-32页 |
(二) 接受主体反馈内容的自由化 | 第32-33页 |
(三) 接受主体和创作主体的互动性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