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Linux的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多足机器人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多足机器人研究关键技术第12页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2-14页
        1.4.1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2 论文结构第13-14页
2 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4-26页
    2.1 多足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介绍第14-17页
        2.1.1 整体结构设计第14-15页
        2.1.2 减速机构设计第15-16页
        2.1.3 分动器设计第16页
        2.1.4 步行足机构设计第16-17页
    2.2 多足机器人步态规划第17-19页
        2.2.1 稳定性分析第17-18页
        2.2.2 直线步态的设计第18-19页
        2.2.3 转弯步态的设计第19页
    2.3 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需求分析第19-20页
    2.4 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第20-21页
    2.5 核心部件的选择第21-25页
        2.5.1 主控制模块处理器选择第21-22页
        2.5.2 关节控制模块控制器选择第22页
        2.5.3 电机的选型第22-23页
        2.5.4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第23-25页
        2.5.5 通信方式的选择第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6-42页
    3.1 行为控制层硬件设计第26-31页
    3.2 关节驱动层硬件设计第31-39页
        3.2.1 STM32F103最小系统第31-32页
        3.2.2 主动力电机驱动模块第32-37页
        3.2.3 关节驱动模块第37-39页
    3.3 电磁兼容性设计第39-40页
        3.3.1 电源引起的电磁干扰及处理措施第39-40页
        3.3.2 地线引起的电磁干扰及处理措施第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4 多足机器人嵌入式Linux系统第42-54页
    4.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搭建第42-46页
        4.1.1 交叉工具链第42页
        4.1.2 内核的裁剪配置第42-45页
        4.1.3 BootLoader和文件系统第45-46页
    4.2 嵌入式Linux驱动的设计第46-53页
        4.2.1 Linux设备驱动的简介第46页
        4.2.2 Linux设备驱动的分类第46-47页
        4.2.3 Linux设备驱动的开发与加载流程第47-48页
        4.2.4 CAN通信模块的驱动第48-50页
        4.2.5 I2C接口设备的驱动第50-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多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4-74页
    5.1 行为生成与控制层软件设计第55-65页
        5.1.1 QT简介第55页
        5.1.2 QT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第55页
        5.1.3 QT程序设计第55-65页
    5.2 关节运动层软件设计第65-69页
        5.2.1 主动力模块软件设计第65-68页
        5.2.2 关节模块软件设计第68-69页
    5.3 路径规划与控制层软件设计第69-73页
        5.3.1 路径规划算法设计第69-72页
        5.3.2 监控软件设计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测试与实验第74-84页
    6.1 多足机器人实验系统第74-75页
    6.2 多足机器人直行实验第75-76页
    6.3 多足机器人嵌入式Linux的通信与实时性实验第76-79页
        6.3.1 Linux与PC机的通信实验第76-77页
        6.3.2 Linux与关节模块的CAN通信实验第77-78页
        6.3.4 嵌入式Linux系统实时性测试第78-79页
    6.4 多足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第79-82页
        6.4.1 各关节模块的电机驱动实验第79页
        6.4.2 主动力电机调速实验第79-80页
        6.4.3 关节电机位置控制实验第80-81页
        6.4.4 多关节电机协调控制实验第81-82页
    6.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7.1 结论第84页
    7.2 展望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淫羊藿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一篇:一类医学图像配准中的变分问题与数值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