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论文

CC-CDMA的码构造及系统设计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8页
    1.2 补码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8-23页
    1.3 CC-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6-28页
第2章 CC-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与性能分析第28-50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补码的相关函数及性质第28-32页
    2.3 理想相关互补码第32-37页
        2.3.1 完全互补码第32-34页
        2.3.2 超级互补码第34-37页
    2.4 CC-CDMA无线通信系统第37-48页
        2.4.1 发射机模型及发射信号第37-38页
        2.4.2 信道模型第38-40页
        2.4.3 接收信号及接收机模型第40-43页
        2.4.4 性能分析第43-45页
        2.4.5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第45-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频选衰落信道下CC-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检测算法第50-75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下行单用户检测第50-67页
        3.2.1 正交恢复合并第52-54页
        3.2.2 最大比合并第54-55页
        3.2.3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第55-56页
        3.2.4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第56-67页
    3.3 上行多用户检测第67-74页
        3.3.1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第69-71页
        3.3.2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第71-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抗频选互补码构造及系统设计第75-95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抗频选互补码的构造方法与相关特性第76-79页
    4.3 基于抗频选互补码的下行通信系统第79-87页
        4.3.1 发射机结构及发射信号设计第79-81页
        4.3.2 接收信号及接收机结构设计第81-84页
        4.3.3 性能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第84-87页
    4.4 基于抗频选互补码的上行通信系统第87-94页
        4.4.1 发射机结构及发射信号设计第87-89页
        4.4.2 接收信号及接收机结构设计第89-91页
        4.4.3 性能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第91-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偶位移互补码及系统设计第95-126页
    5.1 引言第95-96页
    5.2 偶位移互补码设计第96-100页
        5.2.1 偶位移互补码的概念及相关特性第96-97页
        5.2.2 一种简单的偶位移互补码第97-99页
        5.2.3 偶位移互补码的传输方案第99-100页
    5.3 I/Q列式互补码第100-106页
        5.3.1 构造方法第101-102页
        5.3.2 相关特性第102-106页
    5.4 IQCC-CDMA下行通信系统及性能分析第106-115页
        5.4.1 发射机结构及发射信号第106-108页
        5.4.2 接收机结构及判决变量第108-110页
        5.4.3 性能分析第110-115页
    5.5 IQCC-CDMA上行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115-119页
        5.5.1 接收信号及判决变量第115-117页
        5.5.2 性能分析第117-119页
    5.6 计算机仿真及结果分析第119-124页
        5.6.1 IQCC-CDMA下行通信系统第120-122页
        5.6.2 IQCC-CDMA上行通信系统第122-124页
    5.7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结论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8页
附录A 英文缩写及释义第13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个人简历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Z公司家居装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对有源RFID的边信道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