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银行票据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0.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0.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0.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0.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5-24页 |
1.1 ZX银行简介 | 第15-16页 |
1.2 ZX银行票据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银行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1.2.2 风险管理情况 | 第18-19页 |
1.3 ZX银行案例事件 | 第19-24页 |
1.3.1 银行资金莫名地蒸发 | 第19-20页 |
1.3.2 是内控还是失控 | 第20-21页 |
1.3.3 “理财产品”真的能“理财”吗 | 第21-22页 |
1.3.4 “过桥业务”隐含的风险 | 第22-24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4-34页 |
2.1 票据的概念与种类 | 第24-25页 |
2.2 商业银行票据管理基本流程 | 第25-28页 |
2.3 ZX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2.3.1 控制环境不完善 | 第28-29页 |
2.3.2 风险评估失效 | 第29-30页 |
2.3.3 控制活动执行力不足 | 第30-32页 |
2.3.4 信息与沟通不畅 | 第32页 |
2.3.5 内部监督薄弱 | 第32-34页 |
3 ZX银行内部控制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3.1 治理结构不合理 | 第34-35页 |
3.1.1 银行的组织结构不科学 | 第34页 |
3.1.2 内部控制文化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3.2 风险管理体系不科学 | 第35页 |
3.2.1 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 第35页 |
3.2.2 风险应对能力较差 | 第35页 |
3.3 控制活动不完善 | 第35-36页 |
3.3.1 职责分离不明确 | 第35-36页 |
3.3.2 授权程序过于形式化 | 第36页 |
3.4 信息与沟通乏力 | 第36-37页 |
3.4.1 信息质量较差 | 第36-37页 |
3.4.2 沟通体制不完善 | 第37页 |
3.5 监督体制不完善 | 第37-39页 |
3.5.1 监督体制存在漏洞 | 第37-38页 |
3.5.2 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 第38页 |
3.5.3 监督方法落后 | 第38-39页 |
4 对策建议 | 第39-48页 |
4.1 改善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 | 第39-41页 |
4.1.1 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4.1.2 健全有效的组织结构 | 第40页 |
4.1.3 健全内部控制文化 | 第40-41页 |
4.2 健全风险评估体制 | 第41-43页 |
4.2.1 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41-42页 |
4.2.2 全面进行风险分析 | 第42-43页 |
4.2.3 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 第43页 |
4.3 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 | 第43-44页 |
4.3.1 明确职责分离制度 | 第43页 |
4.3.2 健全业务授权制度 | 第43-44页 |
4.3.3 加强实物控制 | 第44页 |
4.4 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 第44-46页 |
4.4.1 加强信息制度建设 | 第44-45页 |
4.4.2 加强信息的保护与沟通 | 第45-46页 |
4.5 强化监督 | 第46-48页 |
4.5.1 建立银行监督体制 | 第46页 |
4.5.2 建立高水平的审计团队 | 第46-47页 |
4.5.3 完善监督的方法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