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Tetrahydroxanthone类天然产物的简介 | 第13-23页 |
1.1 结构 | 第13-15页 |
1.2 活性 | 第15页 |
1.3 生源合成和仿生转化研究 | 第15-18页 |
1.4 小结 | 第18-20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第二部分 Tetrahydroxanthone类天然产物的骨架构建 | 第23-68页 |
2.1 背景介绍 | 第23-32页 |
2.1.1 Tetrahydroxanthone骨架构建方法学 | 第23-24页 |
2.1.2 全合成中tetrahydroxanthone骨架合成1——氧杂Michael加成 | 第24-28页 |
2.1.3 全合成中tetrahydroxanthone骨架合成2——Dieckmann缩合 | 第28-30页 |
2.1.4 全合成中tetrahydroxanthone骨架合成3——其他策略 | 第30-32页 |
2.2 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2.3.1 酚羟基上保护基的考察 | 第33-34页 |
2.3.2 条件筛选 | 第34-37页 |
2.3.3 底物普适性的考察 | 第37-38页 |
2.3.4 反应速率的研究 | 第38-40页 |
2.3.5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42-65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三部分 Ascherxanthone A&Dicerandrol C的合成研究 | 第68-178页 |
3.1 Tetrahydroxanthone类天然产物二聚体的介绍 | 第68-76页 |
3.1.1 杂季碳上取代基含有酯基的二聚体 | 第68-74页 |
3.1.2 杂季碳上取代基含有羟甲基的二聚体 | 第74-75页 |
3.1.3 杂季碳上取代基含有甲基的二聚体 | 第75-76页 |
3.2 Tetrahydroxanthone类天然产物二聚体的合成报道 | 第76-84页 |
3.2.1 Porco小组的工作 | 第76-81页 |
3.2.2 Tietze小组的工作 | 第81-83页 |
3.2.3 已报道的合成工作小结 | 第83-84页 |
3.3 二聚体Ascherxanthone A的全合成研究 | 第84-100页 |
3.3.1 Ascherxanthone A的分离、结构和活性 | 第84-85页 |
3.3.2 课题的设计 | 第85-87页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7-99页 |
3.3.4 总结 | 第99-100页 |
3.4 二聚体Dicerandrol C的合成研究 | 第100-115页 |
3.4.1 Dicerandrol C的分离、结构和活性 | 第100-101页 |
3.4.2 课题的设计 | 第101-103页 |
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4页 |
3.4.4 总结 | 第114-115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115-170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170-178页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第178-180页 |
附录一 第二章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 第180-184页 |
附录二 第三章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 第184-188页 |
附录三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188-192页 |
附录四 已知化合物参考文献 | 第192-193页 |
附录五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 第193-210页 |
缩写词简表 | 第210-212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汇总 | 第212-213页 |
致谢 | 第213-2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