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1. 可能的创新 | 第14-15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一、公务员薪酬激励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1. 蒙古国公务员及其分类 | 第16-17页 |
2. 激励 | 第17-19页 |
3. 薪酬激励 | 第19-20页 |
(二) 激励机制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2. 公平理论 | 第21页 |
3. 期望理论 | 第21-22页 |
4. 综合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二、蒙古国公务员薪酬基本情况 | 第23-36页 |
(一) 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第23-25页 |
1. 经济发展情况 | 第23-24页 |
2. 人口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 劳动力情况 | 第24-25页 |
(二) 蒙古国公务员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1. 公务员数量 | 第25页 |
2. 公务员结构 | 第25-26页 |
(三) 公务员薪酬情况 | 第26-36页 |
1. 基本工资 | 第27-31页 |
2. 计时工资 | 第31-32页 |
3. 奖励工资 | 第32-35页 |
4. 社会保险 | 第35-36页 |
三、乌兰巴托市巴彦格勒区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实证调查 | 第36-42页 |
(一) 巴彦格勒区简介 | 第36-37页 |
(二) 调查基本情况 | 第37-42页 |
1. 调查目的 | 第37页 |
2. 调查方法 | 第37页 |
3. 调研对象 | 第37-38页 |
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四、乌兰巴托市巴彦格勒区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8页 |
(一) 巴彦格勒区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1. 公务员工资水平偏低 | 第42-43页 |
2. 缺乏公务员工资正常调节机制 | 第43-44页 |
3. 薪酬激励手段过于单一 | 第44页 |
4. 薪酬激励机制缺乏灵活性 | 第44页 |
(二) 巴彦格勒区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1. 公务员薪酬激励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4-45页 |
2. 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 | 第45页 |
3. 缺乏对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运行的监督 | 第45-46页 |
4. 公务员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 第46页 |
5. 执政党更迭 | 第46-48页 |
五、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薪酬激励的经验借鉴 | 第48-54页 |
(一) 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 | 第48-52页 |
1. 美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经验 | 第48-49页 |
2. 英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经验 | 第49-50页 |
3. 德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经验 | 第50-51页 |
4. 法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经验 | 第51-52页 |
(二) 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经验借鉴 | 第52-54页 |
1. 建立灵活的薪酬管理体系 | 第52页 |
2. 建立公务员薪酬专项法律 | 第52-53页 |
3. 建立公务员激励长效机制 | 第53-54页 |
六、完善蒙古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54-59页 |
(一) 创新公务员薪酬激励理念 | 第54-55页 |
(二) 制定合理的公务员薪酬管理制度 | 第55-56页 |
(三) 建立健全公务员薪酬激励法律法规 | 第56页 |
(四) 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56-57页 |
(五) 构建公务员薪酬正常调节机制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一) 结论 | 第59页 |
(二)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