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1.1.1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 第14页 |
1.1.2 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 第14-15页 |
1.2 混凝土的搅拌理论 | 第15-17页 |
1.2.1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 | 第15-16页 |
1.2.2 混凝土的搅拌机理 | 第16-17页 |
1.3 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宏观因素及微观因素 | 第17-19页 |
1.3.1 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宏观因素 | 第17-18页 |
1.3.2 提高宏观因素影响搅拌质量的方法 | 第18-19页 |
1.3.3 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微观因素 | 第19页 |
1.3.4 提高微观因素影响搅拌质量的方法 | 第19页 |
1.4 混凝土搅拌机 | 第19-23页 |
1.4.1 概述 | 第19-20页 |
1.4.2 搅拌机类型 | 第20-21页 |
1.4.3 混凝土搅拌机的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1.5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23页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混凝土搅拌的模拟和新的搅拌技术 | 第26-38页 |
2.1 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模拟 | 第26-27页 |
2.1.1 确定的方程描述搅拌过程 | 第26-27页 |
2.1.2 搅拌过程的随机描述 | 第27页 |
2.2 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描述 | 第27-30页 |
2.2.1 混凝土均匀度曲线描述搅拌过程 | 第27-28页 |
2.2.2 流变曲线描述搅拌过程 | 第28-30页 |
2.3 混凝土新的搅拌技术 | 第30-34页 |
2.3.1 现有搅拌技术存在的不足 | 第30-31页 |
2.3.2 振动搅拌技术 | 第31-34页 |
2.4 检测混合物演变过程的新方法 | 第34-36页 |
2.4.1 概述 | 第34页 |
2.4.2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颗粒的物理特性 | 第34-35页 |
2.4.3 功率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设计 | 第38-50页 |
3.1 概述 | 第38页 |
3.2 搅拌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38-40页 |
3.3 搅拌装置的设计 | 第40-48页 |
3.3.1 搅拌叶片和臂的设计 | 第40-41页 |
3.3.2 叶片大小及安装角α | 第41-43页 |
3.3.3 搅拌线速度 | 第43-44页 |
3.3.4 搅拌功率及最大扭矩的计算 | 第44-45页 |
3.3.5 搅拌轴的设计计算 | 第45-48页 |
3.4 传动装置的设计 | 第48-49页 |
3.4.1 电动机的选择 | 第48页 |
3.4.2 总体传动设计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搅拌装置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68页 |
4.1 ANSYS Workbench软件的介绍 | 第50页 |
4.2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第50-51页 |
4.3 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第51-55页 |
4.3.1 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的设置及接触区域的定义 | 第51页 |
4.3.2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51-52页 |
4.3.3 施加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52-55页 |
4.4 搅拌装置的静力学分析 | 第55-58页 |
4.5 搅拌装置的模态分析 | 第58-63页 |
4.5.1 模态分析介绍 | 第58-59页 |
4.5.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59页 |
4.5.3 模态分析的结果 | 第59-63页 |
4.6 搅拌装置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63-67页 |
4.6.1 瞬态动力学分析简介 | 第63页 |
4.6.2 搅拌装置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63-6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搅拌机力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第68-82页 |
5.1 非线性动力学 | 第68-69页 |
5.1.1 非线性动力学简介 | 第68页 |
5.1.2 混沌振动 | 第68-69页 |
5.2 搅拌机力学模型和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69-72页 |
5.2.1 搅拌机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5.2.2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69-72页 |
5.3 搅拌机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72-80页 |
5.3.1 分析方法的介绍 | 第72页 |
5.3.2 搅拌臂和叶片的运动行为分析 | 第72-77页 |
5.3.3 轴承的运动行为分析 | 第77-80页 |
5.4 系统模型的幅频特性曲线 | 第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