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火星进入轨迹设计、优化及制导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7-34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1.1 课题来源第17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2 进入制导问题第19-22页
        1.2.1 进入大气的方式第19-20页
        1.2.2 进入轨迹优化设计问题第20-21页
        1.2.3 进入制导律设计问题第21-22页
    1.3 进入制导研究进展第22-31页
        1.3.1 进入轨迹优化设计方法第22-25页
        1.3.2 摄动进入制导方法第25-26页
        1.3.3 计算进入制导方法第26-28页
        1.3.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8-31页
    1.4 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第31-34页
第2章 火星着陆器运动方程组第34-66页
    2.1 火星环境数学模型第34-37页
        2.1.1 火星地形第34-35页
        2.1.2 火星重力场模型第35-36页
        2.1.3 火星大气模型第36-37页
    2.2 着陆器几何构型第37-38页
    2.3 坐标系统第38-43页
        2.3.1 坐标定义第39-40页
        2.3.2 坐标转换第40-43页
    2.4 作用力与力矩第43-51页
        2.4.1 气动力与力矩第43-48页
        2.4.2 重力第48-51页
    2.5 运动方程组第51-61页
        2.5.1 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组第51-55页
        2.5.2 制导设计模型第55-61页
    2.6 数值仿真计算第61-65页
    2.7 小结第65-66页
第3章 路径自由的进入终端高度优化与分析方法第66-87页
    3.1 引言第66-67页
    3.2 无量纲化的运动方程第67-69页
    3.3 路径自由的进入终端高度优化问题第69-71页
    3.4 求解方法第71-77页
        3.4.1 间接优化设计第71-73页
        3.4.2 协状态初值及终端时间猜测第73-77页
    3.5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7-82页
        3.5.1 优化计算输入条件第77-78页
        3.5.2 弹道进入式轨迹计算结果第78页
        3.5.3 进入终端高度的最优进入轨迹第78-79页
        3.5.4 协状态初值与终端时间第79-81页
        3.5.5 过载与热流约束变量第81页
        3.5.6 直接法的进一步验证第81-82页
    3.6 轨迹设计参数分析第82-86页
        3.6.1 参数分析方法第82-83页
        3.6.2 倾侧角控制余量分析第83-84页
        3.6.3 进入角分析第84-86页
    3.7 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路径受约束的进入终端高度优化方法第87-104页
    4.1 引言第87-88页
    4.2 路径受约束的进入终端高度优化问题第88-89页
    4.3 求解方法第89-97页
        4.3.1 路径约束转化第90-93页
        4.3.2 收敛性分析第93-94页
        4.3.3 间接求解方法第94-96页
        4.3.4 TPBVP求解策略第96-97页
    4.4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第97-103页
        4.4.1 优化计算输入条件第97-99页
        4.4.2 受约束的最优进入轨迹第99页
        4.4.3 过载、动压以及热流约束变量第99-100页
        4.4.4 协状态初值与终端时间第100-102页
        4.4.5 直接法进一步验证第102-103页
    4.5 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过载受约束的数值预测校正进入制导方法第104-125页
    5.1 引言第104-105页
    5.2 运动方程与制导设计模型第105-108页
    5.3 制导问题阐述第108-109页
    5.4 受约束的制导设计第109-112页
    5.5 三自由度制导性能分析第112-117页
        5.5.1 仿真计算条件第112-113页
        5.5.2 制导参数分析第113-114页
        5.5.3 过载约束值分析第114-115页
        5.5.4 大气密度偏差分析第115-116页
        5.5.5 进入角偏差分析第116-117页
    5.6 六自由度仿真计算结果第117-123页
        5.6.1 标准工况下计算结果第117-120页
        5.6.2 蒙特卡罗仿真计算结果第120-123页
    5.7 小结第123-125页
第6章 火星着陆探测任务制导优化设计与分析第125-146页
    6.1 引言第125页
    6.2 任务要求第125-126页
    6.3 进入走廊确定第126-127页
    6.4 降落伞展开条件设计与分析第127-130页
        6.4.1 开伞可行集第128-129页
        6.4.2 极限工况分析与标称开伞点确定第129-130页
    6.5 摄动制导方案优化设计第130-136页
        6.5.1 参考轨迹设计性能评价第130-131页
        6.5.2 参考轨迹设计变量第131页
        6.5.3 参考轨迹优化设计第131-135页
        6.5.4 初步设计的计算结果第135-136页
    6.6 计算制导方案优化设计第136-138页
    6.7 数值计算结果与制导性能比较第138-144页
        6.7.1 标准工况下计算结果第139-140页
        6.7.2 蒙特卡罗统计分析计算结果第140-144页
    6.8 小结第144-146页
结论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3页
附录A 进入几何第163-167页
附录B 进入终端控制器第167-173页
附录C 横向制导第173-175页
附录D 进入控制第175-179页
    D.1 进入控制概述第175-176页
    D.2 姿态控制律第176-178页
    D.3 PWM算法第178-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79-182页
致谢第182-183页
个人简历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晋劳役刑考论
下一篇:清末民初“妇女改嫁”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