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概况与前景 | 第11-12页 |
1.2 交流电机的控制理论 | 第12-15页 |
1.2.1 传统电机控制策略 | 第12-13页 |
1.2.2 现代电机控制策略 | 第13-15页 |
1.3 预测控制理论 | 第15-16页 |
1.3.1 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4 模型预测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2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21-32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2-26页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方程 | 第22-24页 |
2.2.2 坐标变换 | 第24-26页 |
2.2.3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6页 |
2.3 矢量控制策略 | 第26-31页 |
2.3.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27-28页 |
2.3.2 SVPWM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PMSM模型预测控制原理与仿真 | 第32-57页 |
3.1 模型预测算法原理 | 第32-34页 |
3.1.1 预测算法的三大特征 | 第33-34页 |
3.2 PMSM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3.3 PMSM双环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35-38页 |
3.3.1 速度外环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35-38页 |
3.3.2 电流内环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38页 |
3.4 PMSM单环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38-43页 |
3.5 参数优化问题 | 第43-51页 |
3.5.1 参考轨迹时间常数τ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2 权系数λ和β的影响 | 第45-48页 |
3.5.3 预测步长N_p的影响 | 第48-51页 |
3.6 系统仿真分析 | 第51-56页 |
3.6.1 仿真框图 | 第52-53页 |
3.6.2 仿真结果的分析与对比 | 第53-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6页 |
4.1 CCS软件开发环境 | 第57-60页 |
4.1.1 主程序设计 | 第58页 |
4.1.2 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8-59页 |
4.1.3 模型预测控制程序 | 第59-60页 |
4.2 Labview虚拟仪器示波器设计 | 第60-65页 |
4.2.1 软件介绍 | 第61-62页 |
4.2.2 人机交互界面 | 第62-63页 |
4.2.3 串口通信设计 | 第63-65页 |
4.2.4 波形显示程序设计 | 第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PMSM模型预测控制实验探究 | 第66-75页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66-70页 |
5.1.1 硬件平台 | 第66-68页 |
5.1.2 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 | 第68-69页 |
5.1.3 PESX-Ⅱ组合实验平台 | 第69-70页 |
5.1.4 实验电机参数 | 第70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5.2.1 空载启动实验 | 第71页 |
5.2.2 加减载实验 | 第71-73页 |
5.2.3 速度阶跃实验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