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列车振动荷载下交叉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

摘要第6-7页
ABSTAR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列车振动特性第12-13页
        1.2.2 混凝土损伤特性第13页
    1.3 依托工程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列车振动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第15-33页
    2.1 动力学计算原理第15-18页
        2.1.1 动力学计算假定第15-17页
        2.1.2 动力学计算方法第17-18页
    2.2 混凝土损伤理论第18-26页
        2.2.1 损伤概念及假定第18-21页
        2.2.2 损伤演化方程第21-26页
    2.3 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第26-28页
        2.3.1 单向荷载作用第26-27页
        2.3.2 循环荷载作用第27-28页
    2.4 仿真计算若干问题第28-32页
        2.4.1 阻尼问题第29页
        2.4.2 动力边界条件第29-30页
        2.4.3 实测列车振动荷载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盾构隧道联络横通道交叉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33-75页
    3.1 结构计算模型第33-35页
    3.2 环境劣化对混凝土的影响第35-37页
    3.3 交叉结构损伤特性第37-50页
        3.3.1 损伤分布云图第38-45页
        3.3.2 损伤包络线图第45-50页
    3.4 交叉结构动力学特性第50-69页
        3.4.1 主体隧道第52-64页
        3.4.2 联络横通道第64-69页
    3.5 不同列车振动荷载损伤分析第69-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盾构隧道近距离空间交叉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75-110页
    4.1 结构计算模型第75-78页
    4.2 环境劣化对混凝土的影响第78-79页
    4.3 交叉结构损伤特性第79-90页
        4.3.1 损伤分布云图第80-84页
        4.3.2 损伤包络线图第84-90页
    4.4 交叉结构动力学特性第90-108页
        4.4.1 行车隧道第91-102页
        4.4.2 无车隧道第102-108页
    4.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第110-113页
    5.1 主要结论第110-111页
    5.2 存在问题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熵的复杂网络结构特性研究
下一篇:产学研合作网络与学者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