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5页 |
1.1.1 变形监测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 第11-14页 |
1.1.3 变形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变形监测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变形监测的应用 | 第15页 |
1.2.2 变形监测的危害预报 | 第15-16页 |
1.2.3 变形监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变形监测的关键技术 | 第18-40页 |
2.1 变形监测的特征和方法 | 第18-25页 |
2.1.1 变形监测的原理 | 第18-20页 |
2.1.2 变形监测的特征 | 第20页 |
2.1.3 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 第20-25页 |
2.2 变形监测网的稳定性分析 | 第25-40页 |
2.2.1 变形监测网的分类 | 第25-26页 |
2.2.2 变形监测网的布网 | 第26-27页 |
2.2.3 变形监测的精度评定 | 第27-29页 |
2.2.4 变形监测的粗差探测 | 第29-34页 |
2.2.5 变形监测的稳定性检验与分析 | 第34-37页 |
2.2.6 变形监测的变形预报 | 第37-40页 |
第3章 工程案例分析 | 第40-68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40-45页 |
3.1.1 引用标准、规程规范 | 第40页 |
3.1.2 监测项目 | 第40-45页 |
3.1.3 观测量的计算 | 第45页 |
3.2 监测方法与成果分析 | 第45-63页 |
3.2.1 水平位移 | 第45-53页 |
3.2.2 竖向位移 | 第53-58页 |
3.2.3 降雨量及大坝渗漏量 | 第58-63页 |
3.3 监测系统分析小结 | 第63-6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89页 |
附录A 水平位移 | 第74-88页 |
一 水平角 | 第74-80页 |
二 天顶距 | 第80-85页 |
三 距离 | 第85-88页 |
附录B 竖向位移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