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明清女性的文学批评

内容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绪论第15-22页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基础第15-20页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挑战第21-22页
上篇 明清女性文学批评的历史演进第22-86页
    第一章 明代的女性文学批评第22-42页
        第一节 女性文学批评兴起的历史背景第22-30页
        第二节 女性编选女性诗文集的出现第30-38页
        第三节 序跋中的文学批评思想第38-42页
    第二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女性文学批评第42-64页
        第一节 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第42-48页
        第二节 女性编选女性诗文集的发展第48-54页
        第三节 女性诗话与论诗诗第54-59页
        第四节 女性的戏曲批评第59-64页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女性文学批评第64-86页
        第一节 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时代背景第64-69页
        第二节 女性诗学批评著作第69-80页
        第三节 传统女性文学批评的式微第80-86页
中篇 明清女性文学批评的专题探析第86-141页
    第四章 明清女性的文学见解第86-109页
        第一节 因情因遇的诗歌创作论第86-93页
        第二节 共领风骚的“文学偶像”观第93-103页
        第三节 批评话语中的性别意识第103-109页
    第五章 明清女性的文学价值观第109-131页
        第一节 部分女性对文学的放弃第109-113页
        第二节 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下的女性文学价值观第113-119页
        第三节 “才高福薄”的忧命意识第119-126页
        第四节 宗教对女性文学观的影响第126-131页
    第六章 明清女性文学批评中的人情因素第131-141页
        第一节 家族性和地域性第131-136页
        第二节 结社性和师从性第136-141页
下篇 明清女性文学批评的个案研究第141-198页
    第七章 王端淑第141-152页
        第一节 王端淑的生平和著述第141-142页
        第二节 《名媛诗纬初编》中的诗学思想第142-149页
        第三节 《名媛诗纬初编》中的词学、曲学见解第149-152页
    第八章 席佩兰第152-166页
        第一节 席佩兰的生平和著述第152-155页
        第二节 “英雄才子总心倾”——超越功利的价值判断第155-158页
        第三节 “高情不作女郎诗”——超越性别的文学追求第158-161页
        第四节 “扫眉自用生花管”——彰显个性的艺术追求第161-166页
    第九章 汪端第166-179页
        第一节 汪端的生平和著述第166-170页
        第二节 “论诗彩笔千秋定”——汪端的求公与求真第170-175页
        第三节 “清才绝代谁知己”——汪端的反思与追寻第175-179页
    第十章 沈善宝第179-198页
        第一节 沈善宝的生平和著述第179-182页
        第二节 《名媛诗话》的结构、内容和审美特点第182-190页
        第三节 《名媛诗话》中的女性文学批评意识第190-198页
结语第198-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05页
后记第205-206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王郦玉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河口盐沼植物群落的上行、种间和下行控制因子
下一篇:人力资本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