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序言 | 第6-7页 |
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概述 | 第7-13页 |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其演变 | 第7-8页 |
1.货源标记(Indication of source) | 第7-8页 |
2.原产地名称(Appellation of origin) | 第8页 |
3. 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 | 第8页 |
(二)、我国现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概述 | 第8-13页 |
1.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发展进程 | 第9-10页 |
2.地理标志的“商标法”保护 | 第10-11页 |
3.地理标志的“专门法”保护 | 第11-13页 |
二、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实践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3-21页 |
(一)、在先注册商标与在后注册地理标志的冲突 | 第13-16页 |
1.冲突的表现 | 第13-14页 |
2.冲突的原因 | 第14-15页 |
3.冲突的解决方案分析 | 第15-16页 |
(二)、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地理标志的冲突 | 第16-19页 |
1. 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制与未注册地理标志 | 第16-17页 |
2.冲突的表现 | 第17页 |
3.冲突的原因 | 第17-18页 |
4.冲突的解决方案分析 | 第18-19页 |
(三)、现有保护体系间的冲突问题 | 第19-21页 |
1.冲突的表现 | 第19-20页 |
2.冲突的原因 | 第20-21页 |
三、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地理标志相关冲突的协调 | 第21-27页 |
(一)、司法协调 | 第21-23页 |
1.保护在先权利 | 第21-22页 |
2.主观意图考察 | 第22页 |
3.利益平衡原则 | 第22-23页 |
(二)、行政协调 | 第23-27页 |
1.建立现有体系冲突的协调机制 | 第23-24页 |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24页 |
3.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 | 第24页 |
4.申请注册阶段的审查 | 第24-25页 |
5.管理阶段的措施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