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植被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模型比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0页
        1.3.1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进展第14-17页
        1.3.3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32页
    2.1 研究内容第20页
        2.1.1 延河流域水沙与植被变化特征第20页
        2.1.2 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模拟分析第20页
        2.1.3 基于MMF模型的水沙变化模拟分析第20页
        2.1.4 模型研究比较第20页
    2.2 研究区概况第20-22页
    2.3 数据准备及其处理第22-23页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32页
        2.4.1 水沙、植被变化分析方法第23-24页
        2.4.2 RUSLE模型介绍第24-27页
        2.4.3 MMF模型介绍第27-30页
        2.4.4 技术路线第30-32页
第三章 延河流域水沙及植被变化特征第32-38页
    3.1 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第32-33页
    3.2 水沙与人类活动及降雨的关系第33-35页
    3.3 植被面积变化特征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模拟分析第38-48页
    4.1 RUSLE模型的模拟结果第38-44页
        4.1.1 降雨侵蚀力因子第38页
        4.1.2 土壤可蚀性因子第38页
        4.1.3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第38页
        4.1.4 坡度坡长因子第38-42页
        4.1.5 浅沟侵蚀因子第42-43页
        4.1.6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第43-44页
    4.2 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第44-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基于MMF模型的水沙变化模拟分析第48-50页
    5.1 MMF模型的模拟结果第48-49页
    5.2 植被对水沙的影响第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模型分析比较第50-54页
    6.1 模型理论的比较第50页
    6.2 模型建模难度第50-51页
    6.3 模型的预测结果及精度比较第51-52页
    6.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54-56页
    7.1 结论第54-55页
    7.2 讨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审计体制改革和审计法的修改
下一篇: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