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中国人教版与美国Bob Jones版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9-17页
    1.1 选题缘由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2.2 实际意义第10页
    1.3 概念界定第10-11页
    1.4 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第11-13页
        1.4.1 生命科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第11-12页
        1.4.2 生命科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12页
        1.4.3 生命科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第12页
        1.4.4 生命科学史有利于发展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第12-13页
    1.5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5.1 中国自然科学史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5.2 中国高中生物学教育科学史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6 研究方法第14-17页
        1.6.1 比较研究法第14-15页
        1.6.2 问卷调查法第15-16页
        1.6.3 文献研究法第16-17页
2 比较研究第17-50页
    2.1 中美两国科学史标准的比较研究第17-18页
    2.2 中美两国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内容比较研究第18-50页
        2.2.1 生命科学史完整性比较研究第18-20页
        2.2.2 生命科学史连续性比较研究第20-31页
        2.2.3 生命科学史信息量的比较第31-43页
        2.2.4 生命科学史客观性比较研究第43-48页
        2.2.5 生命科学史民族性比较研究第48-50页
3 生命科学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第50-54页
    3.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50-51页
    3.2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第51-54页
4 结论第54-56页
    4.1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生命科学史比较结论第54-55页
        4.1.1 中国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比较结论第54页
        4.1.2 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科学史比较结论第54-55页
    4.2 高中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结论第55-56页
        4.2.1 高中生物教师问卷调查结论第55页
        4.2.2 高中学生问卷调查结论第55-56页
5 讨论第56-58页
    5.1 完整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第56页
    5.2 信息量体现差异的原因第56-57页
    5.3 连续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第57页
    5.4 客观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第57页
    5.5 体现民族性原因第57-58页
6 建议第58-59页
    6.1 编写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生命科学史读物第58页
    6.2 补充中国传统文化对生物学发展的贡献第58-59页
    6.3 指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第59页
7 存在的不足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 1第62-63页
附录 2第63-64页
附录 3第64-65页
致谢词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扬子地块北缘大汉山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下一篇:基于真实性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以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