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含铜水处理 | 第10-12页 |
1.1.1 含铜水处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2 含铜废水国内外处理现状 | 第11-12页 |
1.2 乳化液膜 | 第12-13页 |
1.2.1 乳化液膜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2 乳化液膜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转盘萃取塔 | 第13-14页 |
1.3.1 转盘萃取塔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转盘萃取塔应用现状 | 第14页 |
1.4 乳液稳定性 | 第14-15页 |
1.4.1 乳液稳定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破乳 | 第15-16页 |
1.5.1 破乳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6 本文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乳状液膜对CU2+萃取率的实验研究 | 第17-31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17-18页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18页 |
2.3 实验装置 | 第18-19页 |
2.3.1 间歇处理实验装置 | 第18页 |
2.3.2 转盘萃取塔连续处理实验装置 | 第18-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2.4.1 间歇处理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2.4.2 转盘萃取塔中连续处理 | 第20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0-30页 |
2.5.1 间歇处理实验 | 第20-24页 |
2.5.2 转盘萃取塔中连续处理 | 第24-30页 |
2.6 结论 | 第30-31页 |
第3章 乳液稳定性 | 第31-47页 |
3.1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3.3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3.3.1 间歇处理实验装置 | 第32页 |
3.3.2 转盘萃取塔连续处理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4.1 间歇处理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4.2 转盘萃取塔中连续处理 | 第34-35页 |
3.5 间歇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3.5.1 乙酸异戊酯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2 Span-85 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3 液体石蜡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4 工业煤油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5 油内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6 乳水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7 制乳转速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3.5.8 制乳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9 萃取转速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10 萃取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3.6 连续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3.6.1 动盘转速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2 进水流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3 进乳流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 结论 | 第46-47页 |
第4章 破乳 | 第47-58页 |
4.1 实验原理 | 第47-49页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9页 |
4.3 实验装置 | 第49-50页 |
4.3.1 外旋流过滤器 | 第49-50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4.4.1 外旋流过滤实验 | 第50-51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4.5.1 无限流挡板一定压力下过滤通量与时间关系 | 第51-52页 |
4.5.2 不同压力下,无限流道膜分离器连续实验时间表 | 第52-53页 |
4.5.3 有限流挡板不同压力下水流出速率与时间关系 | 第53-54页 |
4.5.4 有限流挡板不同压力下过滤通量与时间关系 | 第54-55页 |
4.5.5 有限流挡板不同压力下破乳率与时间关系 | 第55页 |
4.5.6 有限流挡板不同压力下破乳器的连续使用时间 | 第55页 |
4.5.7 经破乳器破乳后的乳液重复使用次数 | 第55-56页 |
4.6 结论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