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基于“HID”理念的老年人无动力助类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2.1 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2“病态”的设计第13-14页
        1.2.3“戴中安”先生的设计观第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HID”理论研究及老年人无动力助行类产品现状分析第16-38页
    2.1“HID”理念的含义第16-24页
        2.1.1 健康的含义第16-17页
        2.1.2“HID”理念的缘起与发展第17-18页
        2.1.3“HID”的内涵第18-21页
        2.1.4“HID”健康理念的传递第21-23页
        2.1.5“HID”与人机工程学的区别与联系第23-24页
    2.2“HID”的设计程序与方法第24-29页
        2.2.1“HID”中限制因的处理方法第25-27页
        2.2.2“HID”理念的工作法则第27-28页
        2.2.3“HID”理念的评价方法第28-29页
    2.3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现状分析第29-35页
        2.3.1 老年人年龄阶段划分第29页
        2.3.2 现有无动力助行产品分类第29-34页
        2.3.3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研究的必要性第34-35页
    2.4“HID”理念在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设计中的必要性第35-36页
        2.4.1“HID”与老年人产品设计第35页
        2.4.2“HID”理念在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的意义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类产品分析研究第38-56页
    3.1 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变化对于无动力助行类产品设计的影响第38-42页
        3.1.1 老年人身体形态变化对于无动力助行类产品设计的影响第38-39页
        3.1.2 老年人生理机能变化对于无动力助行类产品设计的影响第39-41页
        3.1.3 老年人心理特征变化对对于无动力助行类产品设计影响第41-42页
    3.2 老年人对于无动力助行类产品需求分析第42-47页
        3.2.1 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诉求分析第43-46页
        3.2.2 老年人对于无动力助行类产品的认同需求分析第46-47页
    3.3 老年人使用无动力助行产品要素及目的研究第47-50页
        3.3.1 时间渐变性及安全性第47-48页
        3.3.2 空间的系统性第48-49页
        3.3.3 产品的易调性及功能性第49页
        3.3.4 老年人使用无动力助行产品目的研究第49-50页
    3.4 老年人使用无动力助行产品行为分析第50-55页
        3.4.1 抓握环节第51-52页
        3.4.2 姿势转换环节(坐姿到站姿或者站姿到坐姿)第52-53页
        3.4.3 行走环节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HID”理念指导下老年人无动力助行类产品设计策略第56-63页
    4.1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的组成要素分析第56-59页
        4.1.1 造型要素分析第57页
        4.1.2 结构要素分析第57-58页
        4.1.3 色彩要素及材质要素分析第58-59页
    4.2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的要素关系研究第59-62页
        4.2.1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C、D要素匹配关系研究第59-60页
        4.2.2 老年人无动力助行产品C、D要素匹配性质的调研及分析第60-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老年人助行手杖设计实践第63-71页
    5.1 设计方案及简介第63-66页
        5.1.1 草图方案第63-64页
        5.1.2 方案尺寸及虚拟 3D模型建立第64-65页
        5.1.3 渲染仿真效果图展示第65-66页
    5.2 老年人健康手杖设计分析第66-69页
        5.2.1 方案细节展示第66-67页
        5.2.2 设计方案“HID”要素匹配结果分析第67-69页
    5.3 基于“HID”理念的产品评价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一 问卷调查第75-76页
附录二 毕业设计作品展示第76-8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舞台传播:论以角色为媒介--以陈道明的表演为例
下一篇:旭龙水电站左坝肩抗力体劈理型边界提取及稳定性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