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旭龙水电站左坝肩抗力体劈理型边界提取及稳定性初步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1-22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内外拱坝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岩体结构及坝肩抗力体边界提取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连通率计算取值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坝肩抗力体稳定性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存在问题第19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2-29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22-23页
    2.2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3-29页
        2.2.1 地形地貌第23页
        2.2.2 地层岩性第23-25页
        2.2.3 地质构造第25页
        2.2.4 水文地质第25-26页
        2.2.5 岩体风化、卸荷第26-29页
第3章 坝区岩石建造特征分析第29-35页
    3.1 旭龙坝址岩石建造概述第29-30页
    3.2 斜长角闪片岩岩石特征第30-31页
    3.3 花岗岩岩石特征第31-32页
    3.4 混合岩岩石特征第32-35页
        3.4.1 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岩第32-33页
        3.4.2 混合岩第33-34页
        3.4.3 混合片麻岩第34-35页
第4章 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第35-61页
    4.1 概述第35-36页
    4.2 构造断裂型结构面第36-49页
        4.2.1 Ⅱ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第36-37页
        4.2.2 Ⅲ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第37-41页
        4.2.3 Ⅳ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第41-46页
        4.2.4 Ⅴ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第46-49页
    4.3 岩性接触带及劈理化型结构面发育特征第49-61页
        4.3.1 花岗岩与斜长角闪片岩接触带第50-56页
        4.3.2 花岗岩与斜长角闪片岩俘虏体接触带第56-61页
第5章 左岸坝肩抗力体边界条件及组合模式分析第61-75页
    5.1 概述第61-62页
    5.2 坝肩抗力体侧裂面边界提取及发育特征分析第62-69页
        5.2.1 坝肩抗力体侧裂边界提取第62-64页
        5.2.2 坝肩抗力体侧裂边界特征分析第64-69页
    5.3 坝肩抗力体底滑面提取及发育特征分析第69-72页
        5.3.1 Ⅲ级结构面底滑边界第70页
        5.3.2 Ⅳ~Ⅴ级结构面底滑边界第70-72页
    5.4 坝肩抗力体边界组合模式分析第72-75页
第6章 左岸坝肩抗力体边界参数提取及潜在失稳块体抗滑稳定性评价第75-87页
    6.1 左坝肩抗力体边界参数提取第75-83页
        6.1.1 概述第75-76页
        6.1.2 侧裂边界参数提取第76-81页
        6.1.3 底滑面参数提取第81-83页
    6.2 左坝肩抗力体潜在失稳块体稳定性初步评价第83-87页
        6.2.1 坝肩抗力体稳定性评价理论模型第83-85页
        6.2.2 左坝肩抗力体潜在失稳块体稳定性初步评价第85-87页
结论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ID”理念的老年人无动力助类产品设计研究
下一篇: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