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抗体组库的概述 | 第13-16页 |
1.1.1 抗体组库具有多样性 | 第13-14页 |
1.1.2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抗体组库 | 第14-16页 |
1.2 重链抗体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重链抗体的发现与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1.2.2 纳米抗体的基因分类 | 第17页 |
1.2.3 纳米抗体的特点 | 第17-18页 |
1.2.4 获取纳米抗体的途径 | 第18-19页 |
1.3 PCSK9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PCSK9的发现与结构 | 第19-20页 |
1.3.2 PCSK9与心血管疾病 | 第20-21页 |
1.3.3 降脂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PCSK9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25-4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5-30页 |
2.2.1 细胞株及载体 | 第25-26页 |
2.2.2 实验试剂、材料 | 第26-27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2.4 配制溶液 | 第28-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2.3.1 构建表达载体 | 第30页 |
2.3.2 pYD7重组质粒的大量制备 | 第30-31页 |
2.3.3 pYD7质粒酶切验证 | 第31-32页 |
2.3.4 悬浮HEK293F细胞表达PCSK9重组蛋白 | 第32-33页 |
2.3.5 重组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第33-36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2.4.1 pYD7质粒酶切验证 | 第36页 |
2.4.2 HEK293F悬浮细胞表达PCSK9重组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第36-38页 |
2.4.3 PCSK9重组蛋白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PCSK9重链抗体的提取与鉴定 | 第40-51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0-43页 |
3.2.1 双峰骆驼 | 第40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3.2.4 配制溶液 | 第42-4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3.3.1 PCSK9重组蛋白免疫双峰骆驼及多克隆血清收集 | 第43页 |
3.3.2 提取骆驼血清中的重链抗体 | 第43-45页 |
3.3.3 ELISA检测PCSK9特异性重链抗体的免疫应答曲线 | 第45-46页 |
3.3.4 在细胞水平鉴定骆驼多克隆抗体血清的活性 | 第4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3.4.1 提取骆驼血清中的PCSK9特异性重链抗体 | 第46-47页 |
3.4.2 ELISA检测PCSK9特异性重链抗体的免疫应答曲线 | 第47-49页 |
3.4.3 在细胞水平鉴定骆驼多克隆抗体血清的活性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双峰骆驼重链抗体组库的基本特征研究 | 第51-61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4.2.1 双峰骆驼 | 第51-52页 |
4.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52页 |
4.2.3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4.3.1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提取mRNA | 第52-53页 |
4.3.2 构建免疫文库 | 第53页 |
4.3.3 测序和数据分析 | 第53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4.4.1 测序数据概览 | 第53-55页 |
4.4.2 V、J基因的使用 | 第55-56页 |
4.4.3 V-J配对的含量 | 第56页 |
4.4.4 CDR3特征综合分析 | 第56-58页 |
4.4.5 纳米抗体基因重排特征分析 | 第58页 |
4.4.6 讨论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创新之处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