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还乡团研究(1946-1949)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第三节 研究时空的界定 | 第8-11页 |
一、研究时域 | 第8-9页 |
二、研究地域 | 第9-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还乡团出现的背景 | 第13-33页 |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的苏北局势 | 第13-16页 |
一、中共力量在苏北的发展 | 第13-15页 |
二、国民党对于苏北的战略构图 | 第15页 |
三、共产党控制苏北 | 第15-16页 |
第二节 1946年苏北的普遍灾荒 | 第16-22页 |
一、灾荒发生的原因 | 第16-17页 |
二、国民党对于灾荒的处理 | 第17-20页 |
三、共产党对于灾荒的反应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地主逃亡 | 第22-33页 |
一、“反奸、清算、复仇运动” | 第22-26页 |
二、五四指示与土改高潮 | 第26-29页 |
三、地主逃亡的路线选择及生活状况 | 第29-33页 |
第二章 还乡团的出现、编组、活动状况 | 第33-44页 |
第一节 逃亡地主的还乡 | 第33-37页 |
一、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进攻苏北 | 第33-34页 |
二、流亡难民随军还乡 | 第34-35页 |
三、还乡团的成分考察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还乡团的编组 | 第37-40页 |
一、改编为自卫队的情形 | 第37-38页 |
二、经费来源 | 第38-40页 |
第三节 还乡团的活动状况 | 第40-44页 |
一、重新收租 | 第40-41页 |
二、配合国民党正规军治理地方 | 第41-44页 |
第三章 还乡团的覆灭 | 第44-55页 |
第一节 覆灭的前奏 | 第44-46页 |
一、还乡团的疯狂报复 | 第44-45页 |
二、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中共对还乡团的应对 | 第46-52页 |
一、争取逃亡地主回乡 | 第46-47页 |
二、土改复查 | 第47-49页 |
三、组织敌后游击战 | 第49-51页 |
四、加强基层政权控制 | 第51-52页 |
第三节 还乡团的命运 | 第52-55页 |
一、中共“反清剿”斗争 | 第52-53页 |
二、共产党主力南下 | 第53页 |
三、部分还乡团二度逃亡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