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4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 本章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2.1 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概念 | 第22页 |
2.2 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的特征 | 第22-24页 |
2.3 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的分类 | 第24-25页 |
3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评价 | 第25-30页 |
3.1 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2 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3.2.1 农业保险规模大幅增长 | 第26页 |
3.2.2 农业保险险种更加丰富 | 第26-27页 |
3.2.3 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增多 | 第27页 |
3.3 河北省与其他省份农业保险发展比较与评价 | 第27-30页 |
3.3.1 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比较 | 第27-28页 |
3.3.2 农业保险规模与渗透率比较 | 第28-29页 |
3.3.3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比较 | 第29-30页 |
4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4.1 农业保险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4.1.1 农民对农业保险观念制约 | 第30页 |
4.1.2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购买力受限 | 第30-31页 |
4.1.3 农民生产方式过于分散 | 第31-32页 |
4.2 农业保险的市场供给制约 | 第32-33页 |
4.2.1 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 | 第32页 |
4.2.2 供给主体的思想制约 | 第32-33页 |
4.2.3 供给主体的农险业务人少 | 第33页 |
4.2.4 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偏低,保障水平不足 | 第33页 |
4.3 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33-36页 |
4.3.1 基层政府认识不到位 | 第33-34页 |
4.3.2 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4页 |
4.3.3 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不足 | 第34页 |
4.3.4 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 第34-35页 |
4.3.5 涉及农业信息基础管理薄弱 | 第35-36页 |
5 影响河北省农户农业保险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5.1 调查目的 | 第36页 |
5.2 问卷设计 | 第36页 |
5.3 数据来源 | 第36页 |
5.4 样本分析 | 第36-37页 |
5.5 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5.6 小结 | 第41-42页 |
6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研究 | 第42-49页 |
6.1 提升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 第42-44页 |
6.1.1 加大对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 第42页 |
6.1.2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 第42-43页 |
6.1.3 提高农户保险意识与诚信意识 | 第43-44页 |
6.2 提升保险公司的供给能力 | 第44-45页 |
6.2.1 增加农业保险产品的多样性 | 第44页 |
6.2.2 加大农业保险的服务力度 | 第44-45页 |
6.2.3 提升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 第45页 |
6.3 增强政府行政指导作用 | 第45-47页 |
6.3.1 提升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6.3.2 对农业保险进行改革,增强经营水平 | 第46页 |
6.3.3 增加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 | 第46-47页 |
6.4 政府市场体系建设 | 第47-49页 |
6.4.1 积极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第47页 |
6.4.2 加强农业保险组织与管理 | 第47-48页 |
6.4.3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加强农业防灾体系建设 | 第48页 |
6.4.4 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页 |